中國外貿占全球份額升至史上新高,未來“意外驚喜”還有多少?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中國外貿總是令人“萬萬沒想到”。
去年疫情之下,不少人認為進出口會大幅縮水甚至沒生意可做,沒想到中國外貿不僅逆勢增長,占全球市場的份額還升到了史上新高。
今年,市場普遍預計一季度外貿數據在基數效應下會相當亮眼,結果同樣“猜中了開頭,沒猜中結局”。
意料之外?
由于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外貿大幅縮水、基數較低,分析人士公認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明顯反彈毫無懸念。但反彈幅度如此之大,出人意料。
據海關數據,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速飆升到29.2%,即使與2018年、2019年相比增速也分別高達25.3%和20.5%。在近五年來中國外貿數據中,兩位數的增長非常少見。
這就不能光拿基數低來解釋了,的的確確是實打實的高增長。
環比數據同樣出人意料。受春節因素干擾,2016年-2020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環比均呈兩位數下降,今年一季度環比降幅為近年來最小。
看似意料之外,實際上是情理之中。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稱,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顯著增長,主要緣于歐美日經濟持續恢復、信心回歸導致需求增加,而不少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產業鏈、供應鏈受疫情沖擊至今未恢復正常運轉,沒有能力正常承接海外訂單。
一方面是海外有源源不斷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中國能保質保量地生產,在此情況下外貿想不高增長都難。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隨著疫苗生產和接種速度的加快,世界主要經濟體均進入恢復性增長,為中國外貿進出口創造了更有利的外部環境。同時,中國經濟進入常態化增長軌道,出口供給能力相比其他國家的優勢持續增強,能夠抓住國際市場的新訂單。
另一個“意料之外”,則在于貿易順差增幅空前。據官方數據,一季度中國貿易順差7592.9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690.6%,這個幅度同樣是前所未有。
趙萍稱,貿易順差之所以出現如此顯著的增長,除中國出口供給能力明顯優于其他國家外,出口結構不斷優化,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大增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季度,中國機電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高達43%,有利于帶動出口額快速上升。
“意外驚喜”還有多少?
至于今后中國外貿能否出現更多“意外驚喜”,還有待觀察。
最大的利好因素在于全球經貿復蘇勢頭還在持續。最近,不少國際組織和機構都上調了對世界經濟增速的預期。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由1月份的5.5%上調到6%;世界貿易組織也將全球貨物貿易量的增速預期從此前的7.2%上調為8%。
外貿很大程度上要看國際市場“臉色”。世界經濟恢復了,主要貿易伙伴日子好過了,中國出口自然也就更好了。
不過,現在還不到高枕無憂之時。
雖然世界經濟在逐漸向好,但各種“黑天鵝”還在。例如,不久前發生在海運大動脈之一蘇伊士運河的堵船事件,就著實令不少外貿企業干著急沒辦法,全球貿易損失慘重。
商務部此前一項針對2萬多家外貿企業的調查顯示,盡管多數企業反映在手訂單比去年有所改善,但外貿全年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如疫情走勢依然不確定、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以及海運運價在高位徘徊、運力不足,影響企業接單;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提高等。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也表示,去年二季度中國進出口環比一季度增長16.8%,基數顯著抬高,客觀上給今年二季度外貿增長帶來了挑戰。綜合來看,外貿穩定增長仍然“任重道遠”。
白明認為,考慮到基數效應以及其他國家供應能力逐漸恢復、貿易保護主義日益抬頭,一些國家動輒將經貿問題政治化等因素,中國外貿面臨的國際環境依然嚴峻,預計二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速會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