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全線芯片代工全線漲價 去年中芯國際凈利潤同比增長141.5%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臺積電要將12英寸晶圓每片上漲400美元,而且每個季度都有調整的可能。中芯國際已經告知客戶,從4月1日起將全面漲價;究其原因與2020年下半年受到美國實體名單管制導致額外耗費有關。
中芯國際全線芯片代工全線漲價
半導體緊缺讓產業鏈廠商紛紛漲價。臺積電要將12英寸晶圓每片上漲400美元,而且每個季度都有調整的可能。中芯國際已經告知客戶,從4月1日起將全面漲價;究其原因與2020年下半年受到美國實體名單管制導致額外耗費有關。
中芯國際官方已通過郵件的方式告知客戶,從4月1日開始,該司代工的所有產品都要提價,已開設生產的訂單按原價格算,已下單而未生產的訂單,不論下單時間和付款比例,都將按新價格執行。
中芯國際凈利潤同比增長141.5%
集成電路晶圓制造代工是中芯國際的主營業務,營收約為239.88億元,占總營收的88.9%,同比增長20.0%。其中,應用于智能手機的部分同比增長了43.8%,占晶圓收入的44.4%,中芯國際還為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產品使用的芯片代工。
中芯國際今年依舊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2020年,中芯國際掙得凈利潤43.32億元,同比增長141.5%,全年營收高達274.71億元,好于市場預期。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模
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7562.3億元,同比增長15.80%,其中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收入為3063.5億元,同比增長21.6%,占總值40.5%;晶圓制造業銷售收入為2149.1億元,同比增長18.20%,占總值的28.40%;封測業銷售收入為2349.7億元,同比增長7.10%,占總值的31.1%。
圖表:2017-2019年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量規模
2017到2019年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量規模從3259億塊上升到4105億塊。
全球廠商上馬芯片擴產計劃
目前中芯國際在國內共有7條晶圓產線(8英寸產線3條、12英寸產線4條),以及1條凸塊加工產線。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全球芯片產能嚴重不足。為了確保國內芯片的供應安全,中芯國際還在進一步執行芯片擴產計劃。
4月1日,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宣布,預計將在未來三年投資1000億美元增加產能。與中芯國際齊名、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雙巨頭的另一家華虹半導體(01347)也在日前發布的年報中提到,2021年將優化8英寸晶圓產品組合,同時推進12英寸擴產。
全球芯片持續缺貨
受國際疫情、數字貨幣采礦潮的影響,全球芯片持續缺貨,不少行業面臨著“芯片荒”且情況愈演愈烈。
自2020年下半年起,由于新冠病毒影響,汽車芯片廠商產能不足,國內多家汽車廠商就傳聞出缺“芯”之痛;而2020年底至今年年初,區塊鏈數字貨幣迎來大漲,期間一度“以太坊”最高飆至2000美元,“比特幣”更是最高飆至60000美元,引來無數礦工紛紛入場采礦,帶動市場顯卡供不應求,市場上迎來一卡難求的局面,許多顯卡還未進入市場就被資本以高于市場近一倍的價格采購。
由于全球半導體芯片持續短缺,福特汽車正在大幅削減北美六家工廠的產量,包括取消加班班次,以及在4月至6月間關閉工廠至多三周,或兩者結合等方式。其中,就包括生產高利潤皮卡的工廠。與此同時,據咨詢公司艾睿鉑估計,芯片短缺將使今年全球汽車行業營收減少60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