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上色新技術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提起塑料每個人應該都不陌生,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塑料的身影。塑料這個神奇的東西不止有各種用途,被做成了各種形狀,還有各種靚麗的色彩和不同的特性。塑料的用途很廣,擁有的多種多樣色彩和特性都要靠一種叫色母粒的新材料來實現。
色母粒是一種高濃縮、高效能的顏色配制品,即顏料以超常濃度均勻分布在載體樹脂中,經擠出造粒而形成一定粒徑的顆粒,主要應用在塑料上。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色母粒的研發生產的國內企業寥寥無幾。當時從國外進口色母粒價格非常昂貴,塑料制品容易褪色,色彩也不夠豐富。如今的塑料制品亮麗多彩,透明、彩色、金屬色都能實現,擺脫了過去的廉價感。即使最基本的白色,在不同材料、表面處理和光源的影響下都會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并且如今經過國產化改革,普通色母粒價格已經降到進口價格的六分之一。

近年來環保標準日益嚴格,對各種生產工廠的廢水排放的要求更高了,工廠 “去污”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
為此,許多紡織品廠家開發了一項新技術,為紡織業去污提供了解決方案,這項技術叫作聚酯紡前原液著色。在紡絲過程中給聚酯纖維上色,直接紡出帶顏色的絲線,省去了印染環節,避免了廢水排放,具有顯著的節能環保特點。
研發化纖用色母粒正是適應了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紡織經濟、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趨勢。整個紡織環節的著色控制在原料纖維階段,突破了印染行業的傳統工藝,實現了無染紡織,生產過程清潔環保,是紡織行業的一次革命性變革。 未來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和種類,開發抗菌、抗靜電、阻燃等功能性著色纖維將是行業發展方向。
隨著環境資源壓力不斷增大,這項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他塑料相關的工廠應該以紡織業這項新技術為案例,將塑料行業的大船駛向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