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提高高耗能行業節能降碳門檻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近日,《陜西省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方案》出臺。《方案》提出,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重點地區第一批高耗能產業產能100%達到能效基準水平,30%達到整體能效基準。

該計劃確定了8項關鍵任務,分別是確定高能耗行業的關鍵領域;建立企業能效清單;按類別推進項目提標達效;鼓勵企業轉型升級;依法推進落后產能退出;制定技術改造實施計劃;穩步推進企業技術改造;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在確定高耗能產業重點領域方面,《方案》提出要逐步有序地在重點行業實施節能減排。第一批重點聚焦能源效率消耗高、改造條件相對成熟、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鋼鐵、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具體包括石油,煤炭和其他燃料加工業(涉及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烴和煤制乙二醇五個關鍵領域)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涉及燒堿、純堿、電石、乙烯、對二甲苯、黃磷、合成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等9個重點領域)、非金屬礦產品行業等,共五大行業25個重點領域。
在依法推動落后產能方面,《方案》強調,新建煉油項目應實施減產置換。嚴禁建設1000萬噸/年以下的常減壓、150萬噸/年以下的催化裂化裝置、100萬噸/年均以下的連續重整裝置(包括芳烴抽提)和150萬噸/年以下的加氫裂化裝置。依法淘汰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
新建電石項目要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推動單爐容量小于12500千伏安的電石爐和開放式電石爐。加快10萬噸/年及以下電石裝置加快退出。淘汰內燃式電石爐,引導長期停產的無效電石生產能力主動退出。
在有機化工原料制造行業,嚴禁新建80萬噸/年以下的石腦油裂解乙烯裝置。加快30萬噸/年及以下乙烯裝置和單系列60萬噸/年及以下對二甲苯裝置淘汰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