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烷基化工藝首用超重力技術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超重力反應分離成套技術突破大型化應用瓶頸
圖為超重力硫酸烷基化示范裝置。 (高飛 供圖)
7月29日,隨著第一批次合格烷基化油品緩緩流入成品罐,由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首套1000噸/年超重力硫酸烷基化示范裝置在遼陽石化一次開車成功。
這標志著我國首創的超重力反應分離成套技術在反應器大型化應用中,突破了傳統技術瓶頸,實現了工藝方法創新和核心設備技術創新,開辟出可比肩國際先進水平的硫酸烷基化技術路線。
烷基化油是生產國Ⅵ以上汽油的關鍵理想組分,杜邦公司的硫酸烷基化技術長期處于領導地位。為更高效地實現汽油質量升級提標,中國石油要增產烷基化油,需要自主研發挖掘多元原料生產更高辛烷值和更低酸耗能耗的技術潛力。
石化院經過7年自主研發攻關,于2019年聯合遼陽石化、蘭州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學,首創超重力反應分離成套技術。這項技術在原料多元拓展、產品質量升級和節能減排能力上獨具優勢。
在我國汽油質量升級提標中,除對烯烴、芳烴、氧含量要求趨于苛刻外,汽油池影響餾程、辛烷值的調合組分結構性矛盾也逐步顯現,需要增產烷基化汽油,挖掘多元原料,生產更高辛烷值和更低酸耗能耗的技術潛力。超重力過程強化實現了微觀反應場所的瞬時混合傳質,有效提高了反應的選擇性,使烷基化產品辛烷值比國外同類技術增加1~3個單位。特別是在處理含異丁烯醚前碳四時有明顯優勢。該技術還同時滿足單獨設計碳三、碳五烯烴為原料的烷基化路線的可行性,可優化部分煉廠烷基化油原料來源,極具商業應用價值。
攻關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示范裝置開車成功后,他們將在未來2個月全面準確獲取試驗數據,總結工程設計經驗,探索優化超重力烷基化工藝操作條件、新型填料結構、新式密封和抗腐蝕新材料等技術,考察超重力反應器長周期穩定運行規律和工藝包開發綜合能力,加快實施新技術的規模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