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20年表現如何?剛卸任WTO副總干事亮出一組數據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20年來,中國既是多邊貿易體制的最大受益方,同時也是多邊貿易體制最大的貢獻者。” WTO前副總干事,中國商務部前黨組成員、副部長易小準日前在北京的一場研討會上說,根據WTO的統計數據,過去20年,世界貨物貿易總額將近翻了一番,但中國的貨物出口增長了7倍多,進口總額也增長了將近6倍。2020年,中國一個國家的進口已經占到世界貨物貿易進口總額的12%,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
202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周年,全球化智庫(CCG)日前在京舉辦以“世貿組織的改革前景與中國角色”為主題的中國入世20周年研討會。易小準長期在中國外經貿部、商務部任職,親歷了中國入世談判,2010年起任中國常駐WTO代表、特命全權大使,2013年起任WTO副總干事,至今年4月卸任,用他自己的話說,“我這一輩子大概基本上就沒有離開過WTO。”
加入WTO后的20年,中國究竟表現得怎么樣?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易小準說,在離開WTO之前,他專門請WTO研究和統計司的同事查了一下中國的貿易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在過去20年中,世界貨物貿易總額將近翻了一番,但中國的貨物出口增長了7倍多,進口總額也增長了將近6倍。“這個6倍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就是我們對世界作出的貢獻。中國一個國家的進口去年已經占到世界貨物貿易進口總額的12%,我想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
易小準表示,這些數據實際上部分回答了中國為世界做出了什么,美國、非洲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從中國加入WTO中得到了什么的問題。“我認為,加入WTO的20年里,中國既是多邊貿易體制最大的受益方,也是多邊貿易體制最大的貢獻者。”
在討論中國加入WTO的問題時,世界往往關注入世后中國出口的增長,而忽視中國進口的增長。易小準舉例說,2001年,中國僅僅是美國第11大出口目的地,這也是為什么當時美國對中國入世其實沒那么放在心上。當時對華出口只占美國出口總額的不足2%,但是2020年美國對華出口已經達到出口總額的9%,中國成為位列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美國第3大出口市場。
從發展中國家來看,2001年中國只是南非的第17大出口市場,今天中國是南非第1大出口目的地,對華出口在南非出口總額中的占比從20年前的1.7%躍升到11%,這個數字在巴西則高達將近32%,同樣是非常驚人的數字。中國還是WTO里僅有的幾個承諾對最不發達國家97%的出口產品實行零關稅待遇的主要發展中國家,美國也沒有做出這樣的承諾。2008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最不發達國家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吸收了最不發達國家出口總額的25%。
在貿易體制的自由化方面,易小準認為中國也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1995年之后WTO的新成員都作出了大幅度的市場準入承諾,中國在入世談判中承諾把進口關稅平均降到大約10%。“但中國加入WTO后沒有滿足或止步于履行這樣一個承諾,按照WTO的統計,今天中國已經把進口關稅進一步主動降到7.5%。中國貿易加權的稅率已經低到了4.4%,貿易加權更說明對貨物貿易的保護,這樣一個數字已經非常接近美歐的關稅水平。”易小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