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對臺灣出口PET征收反傾銷稅?已立案調查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據《塑料新聞》報導,美國4家制造商控告稱從巴西、印尼、日本、塔吉克斯坦和臺灣進口的PET環氧樹脂在美國開展廉價反補貼,對美國工業導致了巨大損失,并規定政府部門對所述五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的PET征繳反傾銷,現反補貼要求已被立案查處。
據了解,這4家美國PET制造商各自為DAK、Indorama Ventures、M&G 和Nan Ya,現階段,反補貼投訴已被立案偵查,控告稱從巴西、印尼、日本、塔吉克斯坦和臺灣進口的PET環氧樹脂在美國開展廉價反補貼,對美國中國工業生產導致了重特大危害。
依據紐約市Kelley Drye&Warren 法律事務所9月26日公布的新聞報道,所述企業已規定美國政府部門調研反補貼和有關危害水平,并對來源于特定國家和地區的PET環氧樹脂征繳反傾銷。現階段,求助信已被遞交至美國國家商務部和美國進出口貿易聯合會辦理備案。
據悉,往往提到反傾銷調查是為了更好地解決來源于巴西、印尼、日本、塔吉克斯坦和臺灣的PET環氧樹脂出口量的提升所產生的價錢沖擊性。2014~2016年,美國從這種國家和地區進口PET的總數提高了4倍之上,從1.48億磅提升到近六億磅。
美國政府官員表明,這種國家和地區的PET環氧樹脂“在2017年上半年度再次迅速進到美國銷售市場”。進口原材料小于市場價售賣,對美國制造商產生了非常大的減價工作壓力。因為廉價進口的商品數量持續提升,中國產業鏈早已遭受了危害。美國制造商“因為受進口產品的危害而造成 市場銷售和價錢低迷,經歷了生產量降低、銷售量下降、經營情況惡變的狀況”。
美國表明,PET環氧樹脂的海外制造商“因為他們極大的和持續提高的生產能力,及其很多過剩產能,將被用以向美國出入口很多不合理的廉價商品,再次威協美國中國工業生產的發展趨勢”,如果不征繳進口關稅來相抵這種“不合理的貿易個人行為”,對中國PET環氧樹脂領域的危害很有可能會堅持下去。
Kelley Drye & Warren法律事務所Paul Rosenthal刑事辯護律師表明:“來源于這五個國家和地區不合理貿易的PET環氧樹脂大幅度提升,這對中國產業鏈導致了比較嚴重沖擊性,并威協著美國職工的生活。美國的PET環氧樹脂制造商已經尋找貿易救濟,它是美國工業再生和將來取得成功所急缺的。”
因此,美國國家商務部將決策是不是在申請后的20天內進行反傾銷調查。美國進出口貿易聯合會將在45天內基本明確基本性的危害或是威協水平。全部實地調查大概必須一年時間,到2018年秋明確最后結果。
這已并不是美國PET制造商第一次采用那樣的行動。在2016年3月,貿易聯合會投票表決對澳大利亞、我國、印尼和阿曼的PET環氧樹脂征繳反傾銷。這一要求由DAK、M&G和Nan Ya三家企業明確提出,也一樣由Kelley Dryer&Warren法律事務所代理商。
來源于:我國塑料機械設備行業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