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石油和自然氣產業正在蓬勃開展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援引外媒報道,在今年6月塑料行業工程師協會舉辦的滾塑成型大會上,雪佛龍菲利浦化學公司(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注塑及滾塑技術服務經理Jon Ratzlaff稱由于水力壓裂,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不過海洋塑料垃圾問題則將是行業面臨的一項巨大挑戰。
“你可能還記得那句老話,當石油輸出國組織打噴嚏時,世界都會感冒。而今天,當石油輸出國組織打噴嚏時,美國會給他們一塊紙巾,”Ratzlaff說。這是因為頁巖氣水力壓裂的發展使美國和加拿大成為主要的能源中心。在北美,天然氣被用來制造乙烯,乙烯可聚合成聚乙烯,而聚乙烯是迄今為止最常用的塑料成型材料。

“現在是塑料行業發展的大好時機。對于美國和加拿大來說,這更是極其重要的機遇,”Ratzlaff話鋒一轉,“然而海洋海灘塑料污染是一個嚴重問題。”
“我敢打賭,你們每個人現在都能感受到海洋塑料污染帶來的痛苦,因為社交媒體在向你們轟炸式地報道這些新聞”。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中成長,Ratzlaff說:“那些即將上任的、我們需要雇用的年輕人,都非常能認識到這一點。”
Ratzlaff表示,這就是公司需要介入這個問題的原因。首先,他建議查看由塑料工業協會設立的www.thisisplastics.com網站。他鼓勵加工商成為“教育大使”,去傾聽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利用數據闡明塑料行業態勢,從而解決問題。
“在招聘年輕人的同時,你需要告訴他們你是負責任的。” Ratzlaff說。塑料垃圾污染是人為的問題,是人類不負責任地亂扔塑料垃圾造成的。這也是第三世界的問題,較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往往缺乏得當的廢物處理,使得塑料垃圾進入溪流和河流,最終進入海洋。但他同樣表示,大力禁止吸管或塑料袋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味禁止并不是好的選擇。”
一項重要的行業舉措是,世界塑料委員會已在支持改進廢物管理解決方案,包括Closed Loop Partners公司的一項倡議,其重點是改善東南亞地區的廢物收集和再循環。該倡議是海洋保護及無垃圾海洋條約的一部分,一些塑料公司和貿易協會正在積極支持這一條約。
Ratzlaff表示,世界各地正在各自付諸努力。印度已開發出以破碎廢塑料為原料的瀝青。“每個第三世界國家的海灘上都有塑料垃圾,同樣每個第三世界國家也都需要瀝青筑路。”他說。一位年輕的荷蘭發明家籌集了數百萬美元來資助漂浮設備,以幫助收集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并啟動了一個名為Ocean Cleanup的非營利組織。Ratzlaff表示,公司需要設計可回收利用的產品并嘗試使用再生原料。
來源: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