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舉措控制廢塑料出口,馬來西亞廢塑料工廠被查封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中國禁廢后,東南亞成了歐美國家眼中最好的“垃圾桶”,直至堆積成山的洋垃圾嚴重威脅了東南亞國家的環境,迫使各國相繼發出廢物進口聲明,威脅至深的馬來西亞在7月發出進廢許可規定后,又在9月25日宣布對進口廢塑料征每噸15令吉的稅,相當于增加成本的10%,這對廢塑料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當年中國暗查非法塑料加工廠的一幕也開始在馬來西亞上演……
馬來西亞能源科藝環境部、當地縣議會(MDKL)和其它政府機構,共95名執法人員一起前往瓜拉冷岳縣,突擊檢查非法洋垃圾加工點,被查現場發現中國企業參與其中,并有5名中國工人被逮捕。
?
(圖片 : 財經時報/王定洲)
事件回顧
財經時報記者與執法人員早上9點來到第一家建在隱蔽倉庫的非法廢塑料加工廠。
隨后執法人員和記者來到第二間非法廢塑料加工廠,廠房里全部是來自海外的廢塑料垃圾、加工后的半成品、及等待加工成廢塑料再生顆粒。
?
(圖片 : 財經時報/王定洲)
之后,95位執法人員又相繼突擊了另外10家廢塑料加工廠,其中九家是非法經營并遭封鎖,共"封存"32臺塑料加工機,2臺發電機組并查獲1臺"水泵"。
?
(圖片 : 財經時報/王定洲)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財經時報》隨同執法人員視察的三家廢塑料加工廠,其中兩家都與中國就業者有關,共計拘留了5名中國籍人士。他們的年齡介于25-35歲之間。
這些員工都是來自中國廣州,在工廠中負責維護五臺機器的運作,機械主要是把廢塑料拉成顆粒,月薪約7千人民幣。其中還有名25歲左右的女性書記,主要負責簡單賬目分類,數據輸入及計算工資等工作。
?
(圖片 : 財經時報/王定洲)
對此次事件,馬來西亞能源、工藝、科學、氣候變化和環境部部長楊美盈表示:
我們歡迎那些合法經營的工廠,對于不合法的,無論國籍,都會依據馬來西亞現有的法律懲處。我們接收的所有海外廢塑料都會在本國消化,不會轉運到其他的東南亞國家。希望那些(廢塑料出口)國家可以更好地配合我們,禁止這些廢塑料出口。
中國一感冒 歐美就發燒
2013年中國加強了對廢塑料進口的監管;
2017年7月中國向WTO明確表示禁止進口各類高污染固廢;
2017年8月,海關總署將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列入禁止進口名單;
2018年4月再度升級,禁止進口工業來源的廢塑料。
中國進口廢塑料的歷史即將畫上句號,一紙“禁廢令”帶來的是全球回收市場的大變革,更是點燃全球經濟貿易戰的火種。
作為經濟信息發布機構,湯姆路透基金會說,中國2016年進口730萬噸廢塑料,占當年世界廢塑料進口額的56%。應對突然增加 的大量廢塑料,不少英國和美國企業只能加以焚燒或填埋,哪怕是很好的材料。但這兩種方式無疑都會對環境產生“災難性影響”。
?
比利時和美國兩國運營垃圾回收利用企業的國際回收局塑料制品委員會主席蘇倫德拉?波拉德說:“中國的禁廢讓整個行業措手不及,我過去總說,中國一感冒,歐洲和美國就得發燒,中國要是發燒了,我們就得得肺炎。”
歐美一發燒 東南亞就遭殃
根據英國稅務海關總署( HMRC )統計:
英國過去每年出口至中國大陸共約 49.4 萬噸廢塑料,自從中國開始實施環保政策及進口禁令后,英國決定把無法自行消化的垃圾通通運往東南亞地區及臺灣。馬來西亞廢塑料暴增3倍,成為接收英國廢塑料的第一大國,泰國增加 50 倍、臺灣增加 10 倍。
?
據國際回收局估算:馬來西亞2017年廢塑料進口量將達到45萬噸,比2016年的28.8萬噸增加超過50%;越南進口量同比上升62%達到50萬噸;泰國增幅達117%;印尼增幅為65%。
慎入馬來西亞 切記亂世求生
馬來西亞目前有234張入口準證,只有114張有進行交易。在這114張準證中,只有51張獲得工業發展局的認證。
馬來西亞媒體9月25日報道,房屋與地方政府部長祖萊達前往雪州瓜冷縣多家被封的洋垃圾工廠巡視后表示,將于10月23日起對洋垃圾征收15令吉/噸(合RMB,約25元/噸)的進口稅。
?
近日,馬來西亞廢塑料業界知情人士表示,國家近期的進口政策需要引起企業的高度關注,并對接下來國家廢塑料市場的動向及征稅方案給出如下三點說明:
1、目前馬來西亞的進口稅有入口稅(LMW)和銷售服務稅(SST)兩部分,入口稅3915是免的,企業不需要支付這部分稅款。
2、工商局的準證還沒有具體的批文,目前尚在與固體廢料局商討中。
3、10月23日之后,未獲批的批文會進行重新申請,但批多少,批多久,批不批,都還沒有明確定論,業界相關人士擬向固體局提出申請,可以適當減少,但不要全部禁止。
但或許在未來的5~10年,馬來西亞也會加入禁廢的行列都尚未可知,對此,你怎么看?
最后,小編想跟正在或想要下海馬來西亞廢塑料市場的朋友們說一句:咱中國人無論到哪兒做生意,都一定要遵守該國的法律法規,亂世出英雄,咱掙的錢靠的是真本事!
來源:廢塑料新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