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國際又要上新項目!加速打造新材料平臺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4月20日,中化國際聚合物(連云港)有限公司40萬噸/年ABS項目進行第一次環評公眾參與信息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中化國際聚合物(連云港)有限公司委托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對40萬噸/年ABS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為維護項目所在區域公眾的合法環境權益,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的有關規定,對本項目公眾參與進行第一次公示。建設項目情況及概要如下:
項目名稱:中化國際聚合物(連云港)有限公司40萬噸/年ABS項目
項目性質:新建
建設地點:江蘇省連云港市國家東中部區域合作示范區石化七道以南,石化三路以東
建設單位:中化國際聚合物(連云港)有限公司
建設內容與規模:新建一套40萬噸/年ABS裝置及配套公輔設施,同步實施給排水、供配電、供熱(供汽)、內外管網、暖通、空壓等配套工程。項目占地約655.5畝,項目建成后可生產包括通用級ABS產品29萬噸/年、阻燃級ABS產品2萬噸/年、擠出級ABS產品2萬噸/年、耐熱級ABS產品4萬噸/年、5萬噸/年PC/ABS合金(ABS樹脂2萬噸)、高膠粉1500噸/年、SAN樹脂3500噸/年、AES樹脂2500噸/年、ASA樹脂2500噸/年。
中化國際聚合物(連云港)有限公司屬于中化國際旗下全資子公司,此次再次投資ABS項目,將加速公司向精細化工生產型平臺轉型。
連云港碳三項目陸續投產,加速產業鏈一體化布局
公司碳三項目一期總投資規模 139.13 億元,擬建年產 60 萬噸丙烷脫氫(PDH)、65 萬噸苯酚丙酮、24 萬噸雙酚 A、40 萬噸環氧丙烷、15 萬噸環氧氯丙烷(ECH),同時新增 18 萬噸環氧樹脂,項目將于2022 年陸續投產。碳三產業項目是中化國際構建新材料全產業鏈的關鍵步驟,建成投產后有助于公司深化化工新材料業務布局。根據方案,項目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 110.11 億元、年均利潤總額17.15 億元。公司在連云港推進的碳三項目競爭優勢顯著:
1)輕質化原料布局優勢:公司的碳三項目上游布局丙烷脫氫,該路線是獲得丙烯路線最短、收率最高、生產過程最清潔的路線,同時在非極端高油價下具有優于其他丙烯獲得路線的成本優勢。另外,在丙烷的采購上,公司能夠發揮自身傳統大宗貿易優勢及信用優勢獲取穩定、低廉的丙烷資源。碳三項目建成后,公司的環氧氯丙烷、雙酚 A 等裝置能夠完全滿足原有及新增產能的原料需求,擁有抵御原材料波動的能力并且能夠增強供應鏈的穩定性,平滑周期性。
2)產業鏈一體化和循環經濟優勢:本次項目與公司原有產業鏈有深度協同效應。公司是國內唯一利用丙烷脫氫自產丙烯并發展“酚酮-雙酚A-環氧樹脂”產品鏈。公司現有雙酚 A 產能 24 萬噸、35 萬噸環氧樹脂以及配套 25 萬噸 ECH。相較于同行非化工主業公司,公司擁有充分消化下游的能力,提高了裝置運行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3)綠色工藝優勢:公司是國內唯一通過丙烷脫氫自產丙烯、綜合利用氫氣發展 HPPO 及雙氧水法 ECH 的產品鏈。HPPO 法及雙氧水法ECH 均為國家政策鼓勵的綠色工藝,具有綠色清潔、三廢低的優勢,符合國家雙碳政策要求。
表 公司 2022 年主要在建工程及項目
定增預案落地助力碳三項目建設,大股東積極認購彰顯發展信心
3月25日晚,公司發布定增預案公告,擬采用詢價方式,向包括公司控股股東中化股份在內的不超過 35 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約8.3 億股票,募集金額不超過 50 億元,擬用于投入公司碳三新材料產業一期項目(35 億)及補充流動資金(15 億)。此前公司融資主要采取債權融資,2021 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 65.62%,通過本次股權融資,公司的資本結構將進一步優化,資產負債率將有所下降。同時此次定增,控股股東中化股份積極認購,彰顯出控股股東對公司碳三項目的發展信心。
根據公告顯示,公司于 2022 年 3 月 25 日與中化股份簽署了《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公司控股股東中化股份擬根據本次發行前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同比例認購本次實際發行的股份數量,認購總金額不超過 27.105 億元。本次發行前,控股股東中化股份對公司持股比例 54.21%。公司還公告了關于制定《公司未來三年(2022 年-2024 年)股東回報規劃》的議案,計劃未來三年(2022-2024 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 30%。
全年業績創歷史新高,化工新材料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升
4 月 15 日晚,中化國際發布 2021 年度報告,公司 2021 年度實現營業收入 806.48 億元,同比增長 48.9%;實現歸母凈利潤 21.75 億元,同比增長 608.9%;實現扣非凈利潤 5.65 億元,同比增長 45609.01%,基本每股收益 0.78 元;擬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股利 0.8 元。
從業務板塊拆分來看,化工新材料板塊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最快。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156.5 億元,同比增長 110.92%,毛利率提升 6.49%,其中氯苯、氯堿、環氧樹脂、橡膠防老劑等產品量價齊升,產品景氣度逐漸提升。化工材料營銷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230.4 億元,同比增長 73.70%,輕量化營銷業務為公司帶來較好的現金流。戰略新興業務作為公司的新業務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3.1 億元,同比實現增長 447.63%;實現毛利潤 0.4 億元,同時三元正極材料也實現了產業鏈核心客戶的切入。
表 化工新材料主要產品產能情況
公司加速轉型新材料領域,逐步成為中國中化集團旗下重要的材料科學平臺
近年來公司加速調整戰略方向,逐漸由傳統貿易業務為主向精細化工生產型平臺轉型,打造科技驅動的創新型化工新材料企業。隨著公司的重點項目連云港碳三精細化工產業園項目、聚合物添加劑項目、ABS 項目陸續投產后,公司的業務結構將會持續優化,貿易收入占比將不斷下降,化工新材料產銷占比將逐漸上升,公司的盈利穩定性也有望逐步提升。
2021 年 5 月,中化國際的母公司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聯合重組的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中化”)正式成立,重組后公司已形成以化工新材料為核心的精細化工主業。公司定位為承載中化集團的重要化工新材料平臺,以集團的“科學至上”為核心發展觀,聚焦新市場、新材料,加大研發投入,推進布局對位芳綸、鋰電池正極材料、RO 反滲透膜等國產替代重點材料。未來公司有望成為集團的新材料管線孵化平臺,打造新材料平臺,通過內生外延繼續豐富新材料領域的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