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上海院烯烴原料預處理劑在賽科石化成功投用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近日,由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簡稱上海院)開發的烯烴中含氧化合物雜質吸附脫除預處理劑DOX-2在上海賽科石化烯烴歧化(OCU)裝置原料預處理單元順利投用,顯著提升了裝置運行效率,標志著上海院低碳烯烴原料吸附凈化技術應用再獲成功。
上海院烯烴歧化課題組自2008年始開展了烯烴原料吸附凈化技術開發,針對低碳烯烴中微量含氧、含硫及含氮化合物等雜質的脫除開發了一系列吸附劑。其中,用于烯烴原料中含氧化合物雜質吸附脫除的第一代DOX-1預處理劑于2020年12月在中原石化MTO裝置丙烯凈化單元實現工業應用。該吸附劑與平行對比的進口劑相比具備更高的單位處理當量,單周期運行時間達6個月,運行結果得到中原石化的高度認可。
在DOX-1吸附劑研發的基礎上,針對上海賽科石化OCU裝置C4和C2混合烯烴原料中雜質種類更為復雜、濃度更高等特點,開發團隊通過調整吸附劑組成、結構以及成型方式等,量體裁衣,開發出具有更高吸附容量、更高堆比的第二代DOX-2吸附劑。在疫情和酷暑的雙重挑戰下,2021年8月團隊順利完成65噸DOX-2吸附劑生產,10月30日協助賽科完成吸附劑裝填及投用。投用后,預處理單元出口雜質濃度達到OCU反應器進料要求,并且已處于運行末期的OCU催化劑性能得到顯著恢復,裝置單日丙烯產量攀升30%并維持穩定。在本次投用過程中,上海院開發團隊與裝置技術人員多次溝通交流,及時優化完善吸附劑裝填以及開車方案,配合默契,獲得了上海賽科方面的高度評價。
DOX-2吸附劑在賽科石化OCU裝置的成功投用,是繼上海院烯烴歧化催化劑2019年在賽科石化成功工業應用后的又一重要節點,標志著上海院在烯烴歧化技術全流程薄弱環節的又一突破,也是研發團隊落實集團公司“強鏈、延鏈、補鏈”要求的成功嘗試,為后續烯烴歧化成套技術的推廣打下了堅實基礎。今后,開發團隊將強化創新意識、市場意識和服務意識,進一步優化升級烯烴原料凈化技術,推動新的預處理劑品種走向市場,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拓展其在煤化工、高端聚烯烴以及高端電子特氣等行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