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恒力月桂二酸在手訂單已達約10億元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驗收、達產后,新日恒力月桂二酸項目迅速獲得大筆市場訂單。
10月27日,記者從新日恒力簽約儀式現場獲悉,公司月桂二酸產品已擁有在手訂單2.58萬噸,訂單價合計約10億元。此時距離該項目按1/2產能生產僅過去了半個月,距離獲中科院弘光專項階段驗收尚不滿月。按照計劃,該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逐步釋放產能。
新日恒力相關負責人透露,月桂二酸產品目前送樣企業達幾十家,且驗證過程順利,現已簽署部分訂單合同,包括德國科威、贏創等化工巨頭。其表示,該項目將在明年三月滿負荷生產,屆時將為公司帶來更大利潤提升。
第三代技術迅速入市
“今天的簽約儀式,標志著在中科院帶領下榮獲弘光專項的新日恒力的最新一代十二碳二元酸產品正式走向市場,為公司的成功轉型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更加堅定了社會對公司穩健發展的信心。”在簽約儀式現場,新日恒力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公司此前公告,月桂二酸項目產能為5萬噸/年,使用的是中科院第三代月桂二酸技術,成本較第二代明顯降低,主要體現在菌種的轉化效率、發酵的補料控制以及核心技術點的水精制。據悉,該項目在2020年入選中科院弘光專項,并在2021年9月18日,由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組織專家組進行了第一階段目標評估和驗收。
新日恒力稱,月桂二酸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公司發展戰略,月桂二酸項目的投產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增加產品種類和優化產品結構,有利于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對公司長期經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目前,月桂二酸供不應求,主要應用于民用和軍工等領域。其中,在軍工領域,產品應用于材料方面;在民用領域,產品應用于尼龍(聚酰胺);在航天領域,產品應用于潤滑油;在電子行業,產品應用于熱熔膠;此外,產品也應用于香精香料方面。
后續前景可期
“雙碳”目標下,生物基材料這一獨特的全生命周期減碳優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生物基材料之所以可以減碳,是因為其原料為生物質(如糧食、秸稈纖維素、農林廢棄物等)。農作物生長過程所利用的二氧化碳和制造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相互抵消,生產的產品又可實現快速降解。
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大約35%的化學品和其他工業產品來自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面對機遇,新日恒力及其大股東上海中能集團均將生物基材料視為主攻方向。9月17日,上海中能集團旗下山西恒力與鄭州大學簽訂長碳鏈二元胺、長碳鏈尼龍及耐高溫尼龍技術轉讓合同。此前,山西省重點工程領導組辦公室公布了2021年省級重點工程中期調整項目名單,上海中能集團京滬同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園(下稱“中能新材料產業園”)首期項目出現在該重點項目名單中,而根據此前消息,該產業園總投資將達到500億元。
按照計劃,中能新材料產業園力爭于5年內將產業園打造成國內乃至全球裝置最全、單線規模最大、原材料單耗最低的生物基長碳鏈聚酰胺(含耐高溫)的生產基地之一,推動我國汽車、航空航天、電子電器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和可持續發展。
上海中能集團董事長、新日恒力實控人虞建明曾表示,集團立志于打破全球化工領域長期形成的技術壟斷局面,將發展生物基長碳鏈聚酰胺(含耐高溫)專業領域作為公司聚焦發展的戰略性目標和方向,并以生物基新材料為基礎,引領我國生物高分子材料產業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