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之下,東方盛虹繼續新建50萬噸滌綸長絲、90萬噸乙二醇產能項目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在大煉化投產的風口之下,聚酯龍頭繼續擴產能!
6月30日,隨著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順利完成常減壓蒸餾等首批生產主裝置中間交付,正式轉入投產準備階段后,市場越發關注盛虹集團的動向,而近日在在大煉化投產的風口之下,這家聚酯龍頭繼續擴產能!
1、宿遷新建50萬噸超仿真功能性纖維項目
日前,江蘇東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增強滌綸長絲的市場競爭力,公司的二級全資子公司國望高科纖維(宿遷)有限公司將投資建設年產50萬噸超仿真功能性纖維項目。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為39.58億元人民幣,其中,建設投資37.47億元,鋪底流動資金0.76億元,建設期為2年。經測算,項目預計年銷售收入33.65億元,利潤總額7.46億元。項目主要定位于服飾裝飾等民用產品,可滿足市場對具有優異性能的各種差別化、功能性滌綸纖維不斷增長的客觀需求。
國望宿遷年產50萬噸超仿真功能性纖維項目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經濟開發區,占地面積約為821.69畝。建設規模為年產50萬噸超仿真功能性纖維,生產滌綸長絲POY(預取向絲)、FDY(全拉伸絲)。建設的生產廠房及配套工程有:聚酯裝置CP1CP2、紡絲裝置1、PTA庫1、熱媒站1、綜合動力站1等。
東方盛虹表示,通過上述項目的實施可提高公司滌綸長絲的生產能力,豐富滌綸長絲的產品品種,提高產品的超仿真功能性及差別化率,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進一步增強公司滌綸長絲的市場競爭力,在行業競爭劇烈的背景下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連云港新建90萬噸乙二醇項目
無獨有偶,近日,盛虹石化官網發布了盛虹煉化一體化產品優化項目(2#乙二醇+苯酚/丙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全本及公眾參與說明公示。其中本項目新增建設內容:
①新建10/90萬t/a 2#乙二醇裝置(環氧乙烷/乙二醇裝置)、40/25萬t/a苯酚/丙酮裝置;
②廠區新建19臺儲罐,庫區新建6臺儲罐,總罐容19.89m3,其中化工原料苯罐2臺(0.6萬m3)、化工中間原料異丙苯罐2臺(1.0萬m3)、化工產品環氧乙烷、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苯酚、丙酮罐15臺(18.01萬m3);副產物重醇、焦油罐6臺(0.28萬m3)等。
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 7 月 23 日,由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連云港瀚鴻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擬在現有廠區內新建一套 10/90 萬噸/年環氧乙烷/乙二醇裝置、一套 40/25 萬噸/年苯酚/丙酮裝置,項目所屬行業為石油化學工業。本項目廢氣通過擴建現有項目NBTO、CO 及污水處理廠廢氣處理設施、新增廢氣設施廢氣后達標排放,本項目廢水通過新增高含鹽廢水處理設施、依托現有項目含油廢水處理系統、再生水處理系統等處理后回用、達標接管或達標深海排放。該項目建成后,可提高企業競爭力,除滿足盛虹石化集團自身發展需求外,富余作為產品供連云港石化產業園區和華東市場。擬建項目位于現有廠區內,不新增用地。
總市值達千億的聚酯龍頭
從去年11月開始,東方盛虹股價開始持續上漲,短短8個多月,已上漲約3倍,成為蘇州第二家總市值達千億的A股公司。
7月7日,民營大煉化龍頭企業東方盛虹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億元至12億元,同比增加1645.02%至1803.65%。
東方盛虹認為化纖石化行業下游需求明顯改善,疊加原油價格上行的影響,行業進入了復蘇周期,景氣度上升。公司生產經營進一步改善,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港虹纖維年產20萬噸差別化功能性化學纖維項目以及中鱸科技年產6萬噸PET再生纖維項目于2020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同比增加了利潤貢獻。
公開資料顯示,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總部位于蘇州盛澤。打造出從印染、化纖到石化、煉化的新型高端紡織產業鏈,成長為一家以石化、紡織、能源為主業的創新型高科技產業集團。2019年,盛虹集團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32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29位。東方盛虹作為盛虹集團的唯一的上市公司平臺,2018年6月借殼東方市場,重組過會,向盛虹科技、國開基金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國望高科100%股權交易對價127.33億元。2018年8月交易完成后,國望高科成為了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盛虹科技直接持有東方市場68.71%的股份,成為新控股股東。2018年9月27日,公司證券簡稱改為“東方盛虹”。
東方盛虹立足聚酯化纖行業并實施產業鏈縱向整合,積極構建完整的“原油煉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纖”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發展的架構和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公司目前的產品結構以長絲為主,PTA主要用于自用。2020年公司DTY產品產量102.82萬噸,POY產量48.31萬噸,PTA產量152.72萬噸,其中PTA外銷量僅為86.87萬噸。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謝建斌此前表示,受國內民營煉化項目投產影響,PX產能進入快速釋放階段,同時由于PX的生產單元連續重整裝置對煉廠運行具備關鍵作用,或導致產能退出困難;另一方面,聚酯龍頭受益自身產業配套和后發優勢,持續加碼PTA產能,未來行業呈現過剩趨勢。產業鏈上游大幅擴產導致供需格局寬松,滌綸長絲未來擴產集中于行業龍頭,產能增速平穩,產業鏈利潤環節后移概率較大。
據申萬宏源證券統計,2020-2021年國內新增聚酯產能分別為425萬噸/年、355萬噸/年,相關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長絲產能為4040萬噸,疊加2020年行業退出150萬噸長絲產能的假設,2020年長絲產能增速約6.8%;2021年假設部分落后產能退出,產能增速或維持在8%以下。而2013-2019年國內滌綸長絲表觀消費量復合增速為7.8%,2019年消費量同比增長6.1%。2020年長絲需求出現斷崖式下跌,景氣度跌落谷底。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需求恢復先于海外,自2020年8月開始國內紡織服裝需求顯著恢復,當月零售數據同比轉正,下半年國內服裝、紡織品出口業務逐步恢復。
謝建斌認為,2021年海外需求受疫苗接種影響將進入修復階段,同時油價回升使得下游存在部分補庫存需求,同時疊加供給端增速平穩,2021年滌綸長絲或迎來新一輪景氣周期。此外,東方盛虹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正處于最后的施工階段,預計整體項目于2021年底進入投料試車狀態,2022年實現全流程打通,2023年貢獻全年業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