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集團:聚焦主賽道 打造全產業鏈航母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風景如畫的新安江邊,有一家歷史悠久的企業,因不斷創新而煥發出勃勃生機。它不僅在全球首創了氯磷硅三元素的綠色循環技術,更在國內率先做到了在硅全產業鏈發力。它就是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月15日,中國化工報社石油和化工上市企業高質量發展調研組走進了這家全力打造全產業鏈航母的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
聚焦“2+X”業務主航道
業精于專、成于勢。時隔兩年再次來到新安集團,公司的總體戰略已經由“1+2+N”迭代升級為“2+X”,主航道更加清晰。
新安集團副總裁兼技術中心主任任不凡告訴調研組,不論是以前的“1+2+N”還是現在的“2+X”,新安的主業沒有變,兩條主賽道一直是有機硅產品所在的硅產業鏈以及草甘膦所在的作物保護領域。之所以將“2”里面的農業保護調整為作物保護,是因為新安的優勢還是在農藥、特種肥上面,要做深做精,向著數字化、精品農業去努力,進行精準發力。戰略的升級是為了更加聚焦核心業務,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力。
“‘X’還是會圍繞兩個主業的高附加值產品生態圈來提高附加值,讓產業資源物盡其用。新安不會完全跳脫出原來的兩個主航道。在‘2’這個主賽道上進行衍生的時候,‘N’可能更加集中在特定領域,‘X’的外延想象空間更大一些。但這種想象也主要是基于產業鏈延伸出來的、通過新的技術或商業模式觸達的新領域。”任不凡進一步解釋道。
發力有機硅全產業鏈
從硅礦開采、金屬硅冶煉,到硅粉加工、單體合成,再到硅橡膠、硅油、硅樹脂、硅烷偶聯劑系列有機硅下游產品的生產,能夠完整貫穿有機硅上下游、實現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的,在國內新安應該是第一家。
一家企業貫穿一條完整產業鏈,這種企業內生式產業鏈提升的模式,讓調研組印象十分深刻。
是的,隨著產業分工持續深化,國際競爭已經逐漸演變為產業鏈的競爭,上下游協同補鏈延鏈才是提升產業鏈整體韌性及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縱向往上游看,硅是新安的優勢。硅冶煉是高耗能過程,因此必須要做成高附加值、廣應用的產品。工業硅對純度的要求只有99.9%甚至99.6%,但光伏行業要求原料純度至少達到4個9甚至6個9。高純硅,如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這樣的產品以后或許會成為新安的發力點。”任不凡說。
據介紹,新安是行業內唯一一家有硅礦配套的企業,儲量8000萬噸以上,目前擁有10萬噸/年工業硅的生產能力,位于云南鹽津的新安硅材料(鹽津)有限公司還有10萬噸/年工業硅產能在建。新安還計劃在3年內將工業硅的產能進一步擴大,除自用外,硅粉也會供給有機硅同行及下游光伏行業。
“縱向往下看,國內高端制造業的崛起以及國家大力推動國產化進程,都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好的機遇。新安正在聚焦電子通信、新能源、醫療健康等重點細分領域,以‘趨勢性引領研發、豐富的高性能產品、立體式銷售力量、快速響應的服務、貫通上下游產業鏈’五大要素,來構建有機硅的終端生態圈。”任不凡表示。
“下游應用領域的要求已經超出了材料本身的范疇,需要解決系統性、協同性的問題。比如5G系統信號密集,對散熱的要求非常高,要達到復合指標的要求,配方用量小而復雜。以前只要滿足特定條件下的特定性能,現在則要和中藥師傅一樣做配方,與使用工藝相配合,這對新安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會,新安現在正在抓住這個機會。”任不凡說。
目前,新安在有機硅下游的4個領域均已布局,在高溫膠和液體膠領域有新安天玉,工業膠方面有浙江勵德,硅油和改性硅油方面有崇耀科技,硅樹脂、硅烷偶聯劑有開化合成;新安在光伏、汽車、醫療等領域已經具備提供成套解決方案的能力。
“在電子、新能源、軌道交通、醫療等量小的定制化產品領域,新安這幾年已經開始起勢,未來3~5年可能會與跨國公司平起平坐。”任不凡這樣展望道。
拓展含磷業務外延
除有機硅產業鏈外,以草甘膦為核心的作物保護是“2+X”業務一體兩翼中另外的一翼,磷產業鏈上的阻燃劑則是這一翼中重要的一個“X”。
8萬噸/年的草甘磷生產能力,讓新安成為國內主要的草甘膦供應商。
公司領導告訴調研組,目前影響草甘膦市場的主要有四大因素,即供給端在多年平穩的情況下未來新增量較少,農產品價格上漲刺激種植熱情,競品禁用帶來需求轉移,以及轉基因產品逐漸放開產生的需求新缺口,其中最后一點將是一個長期趨勢。
為順應長期趨勢,新安的控股子公司山東鑫豐在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等方面已開始進行戰略研發儲備,部分轉基因品種已完成環境釋放試驗,向農業農村部提交了生產性試驗申請。同時,新安還與中國農科院、山東農科院等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從事玉米、小麥、大豆的新品種選育及其配套技術研究工作;與穎泰生物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農化新產品研發、GLP技術服務、共同搭建技術服務平臺、轉基因和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種子研發、產業鏈布局等領域開展合作。
總體來看,新安將在作物保護業務方面進一步鞏固草甘膦、草銨膦系列核心除草劑產品市場優勢,加速切入選擇性除草劑領域,并推進殺蟲劑、除菌劑產品線的完善,同時聚焦水稻、茶葉、高粱、玉米等重點作物,著眼智慧農業、綠色植保,探索新安農業發展新模式,全面提升植保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
“磷是高耗能產品,草甘膦的原料三氯化磷是很重要的基礎原料。草甘膦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了,怎么讓三氯化磷更加有價值?新安的三氯化磷有十幾萬噸的規模,做成五氯化磷的價值就非常高,從三氯化磷—三氯氧磷—阻燃劑也是提升價值的一種路線。阻燃劑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做大阻燃劑業務也是‘十四五’新安的一個考量。”任不凡表示。
為進一步完善產業布局,新安正在加快推進磷基材料新基地建設,在福建上杭成立公司,在未來2~3年投資10億元,建設14.2萬噸/年新型阻燃新材料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