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工程項目120萬噸/年乙烯裝置最新動態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6月17日,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工程項目120萬噸/年乙烯裝置建設現場完成了塔器“一天三吊”——C-8030二段汽提塔、C-8040脫戊烷塔、C-8010一段穩定塔在一天之內相繼吊裝就位,乙烯裝置建設跑出了加速度。
因地制宜,巧用時間換空間利用率
2020年11月2日,乙烯裝置1號裂解爐輻射段A室隨著兩輛大型吊車的吊臂緩緩升起,化工區大型模塊“第一吊”順利啟動,乙烯裝置安裝工程正式拉開帷幕,成為化工區“第一個看到地平線變化的建設區域”。
乙烯裝置場地有限,沒有預留地可供使用,為了加快輻射室吊裝速度,施工單位中油六建采取工廠化預制加現場組焊方式,用時間的“加速”換取空間的利用率。從2020年11月2日開始,乙烯建設者利用不到3個月時間,提前完成8臺裂解爐16個輻射室近3000噸鋼結構的預制、拼接、吊裝,裂解爐不斷呈現出新高度。2021年1月28日下午,隨著8號裂解爐B輻射室吊裝就位,國內最大乙烯裂解爐16臺輻射室全部吊裝完畢。
輻射室吊裝從“三天兩吊”到“兩天兩吊”,再到“一天兩吊”,88天內成功實現“十六吊”,創造了國內乙烯建設新紀錄。
無縫對接,對流段模塊現場“搭積木”
模塊吊裝是工程的重難點之一,吊裝難度大、技術要求高。PMT6與總包、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精心策劃、周密安排,同向發力,扎實做好建設提速和質量安全管控。
在對流段模塊開工會上,PMT6與各方精確對接,明確了供應商模塊制造順序。今年4月,結合現場實際,進一步精確了對流段模塊按照施工計劃發貨順序和防雨措施。在建設現場,參建各方聯合組建了對流段模塊驗收小組,小組成員涵蓋總包、監理、施工方、業主,同時要求廠家技術人員長期駐扎在現場,對流段模塊隨到隨驗,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由于到貨模塊是按施工計劃來的,所以驗收只要一通過,我們就可以迅速組織吊裝,對流段模塊就不會在現場壓車,吊裝就像快速搭積木,這種無縫對接施工讓我們的效率提高了一大截。”PMT6設備工程師李華兵說。
在細致的工作和充足的準備下,4月26日,乙烯裝置僅用半個小時便完成了對流段模塊首吊施工。
充分溝通,乙烯裝置設計全部封圖
乙烯裝置在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格局中處于關鍵核心位置,工藝技術先進、流程復雜、自動化控制水平高,設計難度大。
為了在施工圖設計階段集中消除設計缺陷和設計漏項,化工生產一部工藝工程師與設計院密切合作,認真審查每一版、每一張PID圖紙,嚴格把關,在溝通中不斷優化工藝流程設計和自控方案。在吃透設計意圖的前提下,PMT6敢于緊密聯系生產實際提出建設性意見,不斷完善、優化施工圖設計。當與設計院在具體設計問題上出現異議時,能夠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原則,反復與設計人員溝通交流,直到問題得到圓滿解決為止。截止到6月15日,在各方努力下,乙烯裝置完成了全部設計封圖。
黨建引領,塔器吊裝速度破紀錄
為加速推進乙烯裝置建設,化工生產一部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到生產一線。4月9日,化工生產一部黨支部分別對苯乙烯地管安裝、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基礎澆筑、乙烯裝置急冷油塔急冷水塔“穿衣戴帽”3個黨員突擊隊進行授旗,同時劃分了黨員責任區。為了完成突擊任務,黨員突擊隊采用兩班倒或延長作業時間等方式每天加班加點作業,全力配合、協調、督促總包單位、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開展各項工作。
18.5個小時完成裂解氣壓縮機基礎800立方米混凝土澆筑、28天完成4000平方米的急冷油塔與急冷水塔保溫作業、5月18日乙烯裝置超限塔器實現“三天兩吊”、6月17日塔器吊裝完成“一天三吊”……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乙烯裝置建設者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確保了施工安全高效進行。
自去年5月30日在大雨中打下第一根樁開始,在公司主要領導的現場指揮下,在業主、總包、監理及施工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乙烯項目建設不斷提速,現場形成了月月有變化、周周有形象、日日有進度的大干快上熱潮。
安徽100萬噸煤化工項目開工
近日,中國五冶承建的馬鋼煉焦總廠焦爐異地大修升級改造項目工程在安徽馬鞍山隆重舉行開工儀式。
在馬鋼北區鏈窯場地,集團公司、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毅宣布煉焦總廠焦爐異地大修升級改造項目正式開工。由此標志馬鋼向著建設環境友好型、產業智慧型的現代化企業又邁出了嶄新的步伐。
為優化馬鋼焦爐總體布局,深入貫徹綠色低碳、智慧制造的理念,馬鋼利用南區現有兩座5米65孔焦爐的產能在北區建設兩座7米50孔焦爐。
項目投產后,可年產全焦100萬噸,焦炭保供能力得以增強,實現節能減排、智能煉焦,有效提高勞動效率,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焦爐異地大修升級改造項目作為馬鋼“十四五”基建技改重點工程之一,是北區鐵前填平補齊系統工程中的重要改造項目,也是馬鋼深入貫徹綠色發展、智慧制造理念,實現焦爐裝備升級、環保排放提標和落后爐焦爐產能淘汰的一項重要舉措。
項目建成后,新建7米焦爐能夠填補馬鋼北區焦炭需求缺口,減少南北物流往復運輸的弊端,響應寶武“四個一律”要求,實現生產的集中控制。
項目概況
馬鋼煉焦總廠焦爐異地大修升級改造項目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占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項目平面按 2X50 孔7米頂裝焦爐為主體進行配套布置,工程主要由生產設施,輔助生產設施及生活辦公設施三部分組成,五冶爐窯公司實施生產設施,輔助生產設施兩部分,其中備煤系統由煤塔、轉運站及連接它們的帶式輸送機等設施組成,煉焦設施由2×50孔7米頂裝焦爐,煙囪、煙氣脫硫脫硝、遷車臺等組成。,工期計劃10#焦爐2022年7月30日投產,9#焦爐2022年10月30日投產。
馬鋼股份現有焦爐8座,北區2×70孔7.63米焦爐2座,實際年產200萬噸干全焦炭;南區2×50孔5.0米焦爐2座、2×50孔4.3米焦爐2座(落后產能,正在升級改造)、2×50孔6.0米焦爐2座,實際年產260萬噸干全焦炭。北區每年需從南區調運約63萬噸干熄焦到北區,南區需外購焦炭補充,約100萬噸/年,焦炭需求存在較大缺口,且環保治理措施不全,實現超低排放改造難度大。本次大修改造,即實現了焦爐裝備升級,又實現了環保排放提標,并且減少馬鋼物料南北之間的重復運輸,解決馬鋼北區焦炭產能供應不能滿足北區高爐生產需要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