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虧為盈!中國石化一季度凈利潤179.29億元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4月28日晚,中國石化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769.8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79.29億元,調整后上年同期為虧損198.6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76.74億元,調整后上年同期為虧損204.4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基本每股收益為0.148元/股。
對于業績的變動,中國石化表示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在勘探及開發方面,中國石化持續加強高質量勘探和效益開發,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穩油增氣降本取得新進展。勘探方面,持續加強戰略領域風險勘探、富油氣區帶勘探和頁巖油氣勘探,在順北、四川盆地等地區取得油氣勘探重要突破;原油開發方面,高效推進順北、準西緣等油田產能建設,加強老區精細開發,大力推廣應用提高采收率技術,夯實穩產基礎;天然氣開發方面,加快推進川西、威榮、東勝等氣田產能建設,加大天然氣拓市擴銷力度,一季度天然氣銷量同比增長37%。一季度,油氣當量產量117.03百萬桶,同比增長4.2%,其中天然氣產量2916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16.8%。勘探及開發板塊息稅前利潤為人民幣30.72億元,同比增長54.1%。
在煉油方面,中國石化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增產汽油、航煤、化工輕油、瀝青和潤滑油等適銷增效產品;優化原油資源分配,統籌原油供應全過程管理,降低采購成本;加大低硫重質船燃生產力度,一季度產量同比增長187%,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一季度,完成原油加工量6252萬噸,同比增長16.3%。煉油板塊息稅前利潤為人民幣198.8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也好于2019年同期水平。
營銷及分銷方面,中國石化深化非油業務改革,推進會員體系建設;探索“互聯網+加油站+便利店+第三方”新模式,加快油氫合建站和加氫站建設,構建“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格局。一季度,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為4003萬噸。營銷及分銷板塊息稅前利潤為人民幣85.5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也好于2019年同期水平。
在化工方面,一季度合成纖維高附加值產品比例為33.6%,同比增加0.6個百分點;合成橡膠高附加值產品比例為35.5%,同比增加5.2個百分點;合成樹脂新產品與專用料比例為67.8%,同比增加1.7個百分點。一季度,乙烯產量為338萬噸,同比增長11.7%;化工產品經營總量為1984萬噸,同比增長10.53%?;ぐ鍓K息稅前利潤為人民幣89.3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也好于2019年同期水平。
資本支出方面,中國石化一季度資本支出人民幣230億元。其中,勘探及開發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90億元,主要用于涪陵、威榮等天然氣產能建設,順北、濟陽等原油產能建設以及天津LNG二期、山東LNG二期建設等;煉油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76億元,主要用于安慶煉油結構調整,鎮海煉化擴建等項目建設;營銷及分銷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9億元,主要用于加油站、加氣站、綜合能源站、倉儲設施、非油品業務等項目建設;化工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18億元,主要用于鎮海、天津南港、阿穆爾天然氣化工、上海大絲束碳纖維、儀征PTA等項目建設;總部及其他資本支出人民幣17億元,主要用于科研裝置及信息化建設。
對于未來,中國石化表示,將繼續堅定實施世界領先發展方略,圍繞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目標,推動形成“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加快推進能源轉型、產業升級;“十四五”期間規劃布局1000座加氫站、5000座充換電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點,打造“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中國石化將堅定不移邁向凈零排放,確保在國家碳達峰目標前實現二氧化碳達峰,力爭在2050年比國家目標提前10年實現碳中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新貢獻。
資料顯示,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能源化工公司,煉油、聚烯烴等產能位居世界第一。公司主要有勘探及開發、煉油、成品油銷售、化工等四大業務板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