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石化不斷布局?120萬噸聚酯、45萬噸HDPE等高端化工項目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20萬噸聚丙烯原始開車一次成功
3月19日消息,位于東明煉化基地的東明恒昌化工有限公司2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于3月18日產出合格聚丙烯產品,標志著該項目原始開車一次成功。
東明恒昌化工有限公司是山東東明石化集團下屬管理企業,主要生產和銷售丙烯、聚丙烯、液化石油氣等產品,其主要產品為“恒昌”牌聚丙烯。
據了解,該項目是東明石化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的重點規劃項目之一,是東明石化延伸產業鏈條、加快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建設項目,該裝置計劃引進的168個聚丙烯牌號,其中9個牌號可以填補國內空白。正式投產后,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1.5億元。
東明石化正在積極向高端化工產業突破!2020年,東明石化100萬噸/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開工建設、120萬噸聚酯項目完成各項審批,具備開工條件,1200萬噸高端化工新材料項目正在爭取政策支持,擬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規劃。
東明石化旗下的山東勁海化工40萬噸/年HDPE裝置計劃將在2021年投產,選用了利安德巴賽爾淤漿法Hostalen ACP工藝,未來尚有百萬噸聚烯烴規劃的想法。
白手起家到千億級企業
1987 年,東明石化的前身——東明縣石油化工廠掛牌。這個無原料、無資金、無技術、無人才的“小地煉”白手起家,經過三十余年的奮斗,當初的小工廠發展成了山東東明石化集團。
發展至今,東明石化擁有員工7000人,總資產350億元,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500萬噸/年,建設了東明、新海、日照、海外、終端五大基地,是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終端零售、工程技術等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化的大型化工企業集團。
東明石化是山東省首批認定批復的石化產業園區,擁有燃料油進口資質、成品油批發資質,2015年就獲得了進口原油使用資質、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擁有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980萬噸/年。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近年來,東明石化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先后建立了技術研發中心、經濟技術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和山東高端化工研究院、并與華東石油大學及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聯合開發了UPC技術,也就是超級催化裂解技術工業化應用的研究。
全力加快減油增化、煉化一體化步伐,推動高端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形成了千萬噸加工規模,千億收入,百億利稅。
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東明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湘平在發言時表示,東明石化要加快推進UPC 50萬噸工業化實驗裝置應用,建設世界首套工業化示范裝置,實現由煉油向化工的深度轉型。
“以原油為原料直接生產烯烴”技術,一直是制約我國石油化工行業轉型的“卡脖子”問題。UPC 技術目前已經完成小試、中試試驗,50萬噸級工業化試驗也即將完成,并初步取得理想結果,基本具備建設工業化示范裝置條件。
這是世界上僅有的3家以原油為原料直接生產烯烴的新技術之一(其他兩家為埃克森美孚和沙比克)。
李湘平介紹, UPC具有投資少、資源消耗低、加工流程短、更節能、更安全、更環保、經濟效益更好等優勢,可降低能耗20%、節約資源 30%。
50萬噸級工業化試驗經國家級專家鑒定認證完成后,我國將加快推進工業化應用,建設世界首套工業化示范裝置,引領煉化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和國家能源安全。
前路未定的山東煉化能源集團
說到東明石化就一定要提提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最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原油政策的放開,山東地煉飛速發展,加之民營煉化一體化產能釋放,國內成品油銷售的競爭壓力很大,組建山東煉化能源集團的目的就是爭取國家的政策,爭取更多的原油進口和實現成品油出口。
并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打造高端石化,引領山東煉油業整體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