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噸PBAT,長鴻高科入局可降解塑料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2020年,隨著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新版“禁塑令”,以及各大省份的禁塑政策相繼落地,一批緊跟政策的化工公司迅速瞄準可降解塑料生產領域。其中,長鴻高科60萬噸/年產能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項目,正式落戶嵊州。
項目分二期進行,每期30萬噸/年,總建設周期5年,共60萬噸的年產能為目前市場規模最大。先行建設年產10萬噸最快有望2021年建成投產。
從需求端來看,作為新興產業,價格是制約可降解塑料銷量增長的一大因素。對此,長鴻高科曾表示,從終端市場的角度來看,由于公司一體化產業園可以實現配套下游的薄膜、塑料袋等終端產品生產,因此,最終的終端產品價格可以達到非一體化產業公司的一半左右。
另外,由于PBAT要求固體化運輸,一般的生產廠家購買后需高溫溶解,但一體化生產則意味著在PBAT生產出來后、固體化之前就進入了下道工序,節省了大量的能耗、運輸成本及中間廠商所賺的利潤,加之規模化優勢,最終的終端產品價格相比傳統塑料袋將處于正常價格區間。由此,長鴻高科有望憑借一體化優勢抹平成本增加的不利因素,帶來價格優勢,有利于產品的市場推廣和銷售。
有業內人士表示,長鴻高科作為國內主要的TPES供應商,在行業原材料價格明顯下跌的大背景下,極大助推其環保、可持續新材料對傳統橡膠材料的完全替代,新項目建成后,會和公司現有的熱塑性彈性體產業結合形成兩條主線,雙輪驅動。
長鴻高科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企業戰略方向將始終與國家長期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在積極領軍行業技術升維、利用企業優勢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實現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