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卡脖子”務必行穩致遠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日,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半導體光刻膠供需再次進入緊急狀態。據韓國媒體報道,一部分韓國半導體代工廠已將半導體光刻膠庫存減少至2個月的供應量,低于通常水平的3個月。如果半導體光刻膠供需危機持續下去,韓國半導體材料將陷入短缺,半導體生產將不可避免地被中斷,也實實在在打了韓國在去年7月“已基本完成半導體供應鏈研發”宣言的“臉”。筆者認為,這次事件影響雖不能算大,但卻告訴我們:在精細化工行業,想要擺脫“卡脖子”困境是應當的,但要行穩致遠,不可冒進。
這次半導體短缺的原因其實并不難猜,實際仍是日本企業出現了生產供應的問題。從去年10月開始,信越化學、JSR、TOK等日本半導體材料巨頭在亞洲的生產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限制了半導體材料的生產量。而另一方面,半導體下游的需求量又隨著全球經濟恢復而水漲船高。目前,信越化學已經表示,即使在日本啟動直江津新工廠的運營,也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
而韓國方面,盡管在2019年日韓爭端后,韓國方面的確在半導體材料研發方面取得了成效,該國也宣稱“已基本完成半導體供應鏈研發”。但從本次半導體危機的反饋來看,韓國的光刻膠行業實際僅完成“從無到有”,還遠遠談不上“從弱到強”。而在本次事件中,光刻膠領域的兩個子產品I線光刻膠和氟化氪光刻膠,韓國連“從無到有”都談不上。根據韓國媒體的統計,日本產品仍占韓國光刻膠進口總額的比例接近80%。相對于2019年的情況,韓國在光刻膠領域對日本企業的依賴程度幾乎沒有改善。
在2019年日本對韓國實施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政策后,為擺脫“卡脖子”窘境,韓國政府加大了對半導體原材料、零部件和設備供應商的支持力度,并于同年11月啟動了進口替代項目,2021年宣布對于日本光刻膠的依賴程度下降至50%以下。但是,光刻膠領域涵蓋內容廣泛,韓國方面顯然沒有完成所有產品的有效替代,就作出了已擺脫“卡脖子”的宣言。韓國的宣言顯然下得有一些冒失。
精細化工產品十分復雜,每一項產品背后都包含著無數研究人員的心血。為擺脫壟斷,許多國家都在研究“卡脖子”技術,但這些同樣需要大量研究人員付出努力,行穩致遠方可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