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信號!國常會:密切跟蹤國際局勢變化、大宗商品市場走勢等和對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分工,要求扎實有力抓落實,推動經濟在爬坡過坎中保持平穩運行。
會議指出,剛剛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必須保質保量落實到位,兌現政府對人民的承諾。會議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44個方面52項重點工作,逐一分解到國務院部門和有關地方,并明確責任和完成時限。
密切跟蹤國際局勢變化、大宗商品市場走勢等和對我國的影響
會議強調,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困難挑戰增多。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周期性調節,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改革開放,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會議提出,密切跟蹤國際局勢變化、主要經濟體宏觀政策調整、大宗商品市場走勢等和對我國的影響,不斷完善應對舉措,確保經濟增長、就業、物價等穩定在合理區間。
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主要面臨兩大不確定性:
一是俄烏沖突迅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大宗商品價格驟升,中國經濟雖沒有遭受直接沖擊,但面臨一些潛在風險和挑戰;
二是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近期我國多地疫情點狀散發,對非制造業帶來影響,旅游、運輸、餐飲等線下消費領域受到的影響較大,導致終端消費需求較弱。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早已引起重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補充修改了多處,其中在描述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時,增加了“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的表述。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一司司長劉日紅解讀稱,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高位上漲,全球通脹壓力進一步上升,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客觀上加大了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
他透露,我國將多措并舉穩物價,包括抓好農業生產、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依法加強市場監管、切實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等。
“總的來看,我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政策工具箱豐富,完全有條件、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平穩運行。”他強調。
對于國際局勢變化,尤其是俄烏沖突是否會影響到中國經濟?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明確指出,俄烏沖突對世界經濟發展將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空間大,雖然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仍然具備好的基礎和條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并確定了GDP增長5.5%左右、CPI控制在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組合。
唐建偉認為,隨著穩增長政策“組合拳”的效果逐漸顯現,預計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為今年的低點,3月之后經濟運行將逐漸企穩,二季度之后經濟增速有望逐步上升。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在5.5%左右,達到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經濟增速目標。
盡快細化和推出增值稅留抵退稅實施方案
會議指出,把圍繞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的宏觀政策落實落細。退稅減稅是今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性舉措,要盡快細化和推出增值稅留抵退稅實施方案,該退的稅款能快退的快退,確保按既定時限退到企業賬上。對支持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其他減稅降費政策,抓緊研究延期、擴圍、加力的具體安排。推動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利潤及時入庫、支持地方落實減稅降費的轉移支付及時直達市縣基層,保障基層助企惠民的財力支撐。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攬子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減稅政策要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通過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普惠性政策穩住經濟基本盤,繼續深化增值稅改革和加快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落地,把各項稅費延期、企業擴圍、優惠加力政策落到每戶企業,切實減輕所有企業的稅費負擔,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二是通過減稅降費的專項政策穩住中小微企業就業基本生計,維護社會穩定基本盤,應逐戶排查減稅降費政策落地效果,堅決杜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面喊得響下面動得慢”等問題,確保減稅降費優惠政策能落戶、企業見實惠;
三是通過減稅降費的針對性政策助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保住優勢企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的上升動力,為中國經濟提檔晉級提供支持;
四是通過減稅降費的臨時性政策緩解大宗商品價格對中下游產業鏈影響,支持穩定石油、煤炭、金屬等商品穩價保供。
今年兩會的總理記者會上透露,留抵退稅優先考慮支撐就業多的小微企業,目的就是打通“就業—收入—消費”鏈條。
申萬宏源證券宏觀分析師表示,在當前大宗商品價格仍處于高位,小微企業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環境下,退稅帶來的現金流可能成為企業存續的關鍵,也將通過穩定就業形勢,穩定居民收入預期,并最終發揮穩定消費的效果。
引導金融機構出臺具體措施 專家:仍有全面降息或定向降息可能
會議提出,引導金融機構出臺具體措施,把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的要求落實到位。
這與《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減少收費,讓廣大市場主體切身感受到融資便利度提升、綜合融資成本實實在在下降”的表態一脈相承。
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未來仍有全面降息或定向降息可能”。
他分析稱,目前來看,降息主要掣肘因素是美聯儲加息以及國內物價反彈。但是,由于中美之間的政策利差較寬,且人民幣仍處于強勢區間,美聯儲加息應不足以改變我國的貨幣政策節奏。此外,年初以來PPI降幅放緩,監管層繼續加大穩價保供力度,預計PPI大概率仍將延續下行態勢,應不會對降息形成制約。
唐建偉也表示,考慮到目前新增人民幣一般貸款利率已經是歷史最低,貸款基礎利率(LPR)大幅下調的空間不大,預計可能還有至多1次下調,發生在上半年的可能性大。
保障電力、煤炭穩定供應
會議還強調,保障電力、煤炭穩定供應。
今年以來召開的國常會曾多次部署加強煤電油氣運保障和市場保供,《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加強大宗商品保供穩價,著力解決煤炭電力供應緊張問題”。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紅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當前,全球能源供應緊張,市場劇烈波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要以提高自主供給能力為基礎。
張建紅表示,新時期要統籌好能源安全保供與綠色低碳轉型的關系,需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繼續發揮好煤炭保供作用,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發揮煤電“兜底、支撐、升級、備用”作用,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
他分析認為,今后節能降碳、優化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將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要求,必將成為未來的長期趨勢。預計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清潔能源發電領域的發展需求將會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