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肥:貨源緊張 漲幅明顯
已有人閱讀此文 - -隨著新年度鉀肥大合同塵埃落地,國儲鉀肥競拍啟動,今年春耕期間復合肥企業的鉀肥原料“吃不飽”“吃不到”的問題或可緩解。但整體鉀肥市場流通貨源緊張,加之春耕下游需求啟動、大合同高價簽訂等因素支撐,預計春耕期間鉀肥價格將高位堅挺。
流通貨源緊張
由于鉀資源不足,我國50%以上的鉀肥依賴進口。近期進口貨源減少,加之國內鉀肥裝置負荷較低,直接導致我國鉀肥市場流通貨源偏緊。
從進口來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2月我國進口鉀肥29.04萬噸,環比減少57.68%。后期鉀肥進口貨源仍將受限。
據了解,2022年2月2日,立陶宛終止了鐵路運輸公司和白俄羅斯鉀肥公司的合作。白俄羅斯屬于內陸國,鉀肥集裝箱主要通過鐵路運輸到立陶宛的克萊佩達港口航運出海。白俄羅斯是我國鉀肥第三大進口國。受此事件影響,我國春耕期間白俄羅斯進口鉀肥貨源將受限。
“雖然白俄羅斯鉀肥也可以通過鐵路、汽車運輸到國內,但裝載量小、耗時長、成本高。此外,近日滿洲里疫情再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邊貿口岸鉀肥貨源的運輸。”遼寧中臺化肥經銷部經理任會讓分析說。
國內供應方面,據隆眾資訊鉀肥分析師張杰介紹,春節前國內硫酸鉀裝置多在檢修,華北地區曼海姆硫酸鉀企業開工率一度降至二成左右。加之原料氯化鉀采購較為艱難,硫酸鉀生產始終處于倒掛狀態,曼海姆硫酸鉀企業的平均開工率僅在45%,因此國內鉀肥供應量減少。
總體來看,目前國內中小型貿易商手中基本無鉀肥可售,貨源集中在大型貿易商手中,但多以國儲儲備為主,外銷不多。
春耕需求啟動
國內90%以上的鉀肥用于復合肥生產。“節后一周,隨著春耕備肥啟動,復合肥行業開工率提升到37%左右,較春節期間提升20個百分點,帶動鉀肥需求增加。”卓創資訊化肥分析師陳洪說。
據了解,東北市場春耕用肥啟動后,多數復合肥工廠原料儲備不充足,在生產季會嚴重缺貨,尤其是大顆粒品種,持續維持一貨難求的狀態。即使從其他的港口調貨至東北,但補充量也有限,缺口仍舊較大。
“摻混肥(BB肥)是東北肥料市場的主力軍,顆粒氯化鉀是主要原料之一。隨著春耕用肥啟動,東北地區摻混肥需求量增加,進一步加劇了氯化鉀供應緊張的局面。”任會讓說。
此外,隨著糧食價格上漲,農民種植小麥、玉米的積極性提升。眼下北方地區解凍,小麥和果樹春管追肥陸續展開,春玉米種植也在臨近,將進一步帶動鉀肥需求。
價格高位堅挺
今年以來,國內鉀肥價格漲幅明顯,近期高價鉀肥大合同的簽訂又進一步推升價格,預計春耕期間國內鉀肥市場將保持高位。
2月15日,中國與加鉀簽訂了2022年度鉀肥海運大合同,簽訂價為590美元(噸價,下同),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高出343美元,漲幅達138.9%。根據簽訂的價格測算,標準氯化鉀60%紅粉港口成本價在4200~4250元,較國內價格高出150~220元。這將對國內春耕氯化鉀價格上漲形成支撐。
中國—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山西區域經理趙玉彬表示,由于春耕用肥量加大,復合肥廠家生產尚在陸續恢復,貿易商漲價意愿明顯,預計近期鉀肥價格高位堅挺。
截至2月18日,國產曼海姆硫酸鉀52%粉出廠價多在4300~4400元,較去年同期上漲600~650元;青海鹽湖股份氯化鉀60%晶體到站價為3900~4000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850~1950元。
“盡管國內鉀肥產量緩慢提升,但本年度鉀肥大合同訂單最快也要在3月下旬才能兌現,因此難以滿足當前中小型復合肥企業的用肥需求。雖然邊貿口岸鉀肥陸續過貨,東北港口保稅區鉀肥也將陸續通關,但多在當地市場消化。此外,面對國儲鉀肥低價競拍,下游企業反應也較為強烈。預計中短期國內鉀肥供應偏緊局面難有明顯改善,價格多維持高位運行,但也不排除部分經銷商迫于高位變現驅動,成交優惠空間或將出現。”卓創資訊鉀肥分析師李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