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2021年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92%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1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2021年作為非常特殊的一年,努力克服疫情多點散發、生產要素供給趨緊、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等帶來的不利影響,采取了一系列工業穩增長的政策舉措,確保工業經濟恢復性增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這些都為宏觀經濟的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總的來看,去年工業經濟運行的表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工業經濟持續恢復。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長9.6%,兩年平均值達到6.1%,高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特別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加9.8%,兩年平均增長6.6%。全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5%,比上一年提高3個百分點。企業效益明顯改善,去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8%,兩年平均增長18.9%,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6.98%,這也是近年來較高水平。工業出口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7.7%,兩年平均增長8.3%,出口也呈現了增長態勢。
二是重點行業保持增長態勢。2021年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保持增長,有15個行業增速超過兩位數。原材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兩年平均增長4.1%。利潤同比增長92%,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了利潤增長,對整體工業的利潤增長貢獻率達到了六成。所以,去年原材料行業還是發展得非常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兩年平均增長9.7%,對整體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四成。電子行業受“宅經濟”和外需拉動,工業增加值和出口交貨值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4.5%,總體保持穩定恢復。特別是在抗疫物資需求拉動下,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長24.8%。
三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制造業投資調整優化,全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2.2%。投資的比重和結構在不斷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在投資拉動下,增長較快,同比增長18.2%,智能化、升級型新興產品快速增長,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等新興產品產量都增長較快,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都超過了350萬輛,同比增長1.6倍。同時,結構調整、動能轉換也在持續推進,顯現出的效果也比較明顯,5G、工業互聯網加速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一些基礎關鍵技術的攻關取得成效,這也有力支撐了制造業升級,集裝箱產量成倍增加,光伏、風電、船舶等產業鏈供應鏈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前11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5%。
四是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去年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比增長20.7%和28.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8%、17.1%,均高于2019年同期增速。支持中小企業做專做精,一批創業和創新型企業不斷涌現。對1185家“小巨人”企業進行調查,前11個月收入利潤率達到10.9%,總體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