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國際能源大會召開
已有人閱讀此文 - -12月14日,由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中國石油流通協會共同主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承辦的“2021中國國際能源大會暨清潔能源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召開。與會代表圍繞“雙碳”目標下,深化國際合作、提升數字化水平、探索清潔能源創新發展”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展望國際能源貿易合作新局面,為能源產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
清潔能源前景廣闊
會議由國合洲際能源研究院王進院長主持,中國石油流通協會邸建凱會長、歐美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徐昌東會長、索馬里駐華使館阿瓦萊·阿里·庫拉內大使為大會致辭,國際能源論壇原秘書長、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副會長孫賢勝、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原總領事李強民、美國國家可持續發展中心主席米切爾·斯丹利、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亞太區首席科研副總裁徐忠華博士、加拿大斯圖爾特天然氣公司高級顧問茅啟平、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董事長龔家龍、電科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技、上海浦世大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子龍、LNG產業投資基金創始發起人叢志剛、蘇格蘭國際發展局高級貿易代表陳紅等嘉賓出席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和振偉會長表示,中央經濟會議為今后一段時間中國能源領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值得所有能源領域的企業、機構關注并深入學習。通過碳減排逐漸擺脫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是能源危機的長遠解決之道,以清潔能源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根本路徑。邸建凱也指出,我國要實現“雙碳”目標,提高清潔能源天然氣的消費比重是可行且必須的舉措。我國天然氣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還比較低,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孫賢勝提到,美國的能源技術世界領先,重返《巴黎協定》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低碳減排將有重大推動作用。他全面深入分析了全球新能源發展的趨勢,指出實現“雙碳”目標的時間節奏、路徑模式、能源結構調整、平衡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維持GDP平穩發展等是世界各國低碳發展必須要綜合考慮的重要因素,各國應切實結合自身情況,分步驟、合理推動能源轉型目標的實現。
北美能源投資成熱點
與會代表指出,今年四季度,全球暴發能源危機,缺油、缺氣、缺煤、缺電,給疫情下的各國經濟發展造成進一步沖擊,能源價格漲幅驚人。綠色低碳與資源短缺雙重因素,促進各能源需求國不斷尋找新的海外投資機會,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無疑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稀缺資源。北美是繼中東、非洲以外全球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美國、加拿大等油氣資源投資受到亞太地區國家的廣泛關注。隨著中美、中加關系有所緩和,中國也將有更多能源企業有機會參與北美地區的油氣資源開發。
李強民指出,長遠來看,中美關系是樂觀的。上個月,中美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是雙邊合作邁出的新步伐,能源領域的合作也將成為中美關系的新亮點。徐昌東指出,中美之間已經逐步恢復在經濟領域的相關合作,在能源方面也已經開始積極布局和推進。米切爾表示,美國清潔能源的開采技術全球領先,中小企業在能源領域創新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合作前景廣闊。
會上,加拿大斯圖爾特天然氣項目受到與會代表熱議。據了解,該項目是目前加拿大最大的天然氣項目,其氣田位于薩斯喀徹溫省,總儲量28766億立方米,同時投資6條年產650萬噸/條,共計年產3900萬噸的LNG生產線,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千億美元。投產后LNG運抵中國的成本約合人民幣6.95美元/百萬英熱,可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天然氣資源需求。
迎接能源數字化時代
能源行業是實施“雙碳”戰略的重點;數字化是推動“雙碳”達標的重要引擎。遠程化、智能化、線上化的需求有增無減,越來越多的數字技術成果被賦能傳統行業。
龔家龍表示,能源數字化時代已到來。交易中心通過聯合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構建業務和技術聯盟,共同打造服務行業發展的數據中心、研究中心、展示中心、創新中心和服務中心,加快能源交易的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助推我國能源數字化的跨越式、引領式發展。通過增強數字化能源交易過程中數據鏈的公信力和話語權,形成價值交換的共識機制,引領國際國內能源交易數字化賦能發展的宏偉目標。交易中心以綠色+數字為核心理念,打造“零碳能源”交易體系,推動清潔能源及碳排放權數字化交易,為中國綠色發展提供全新思路和解決方案,實現經濟和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李技表示,構建能源大數據體系是服務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載體,對重塑能源數據流轉體系、整合產業數據資源等方面非常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