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催生碳酸酯高端需求
已有人閱讀此文 - -“雙碳”目標下碳酸酯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原料、工藝及下游應用也將呈現多元化創新發展趨勢,碳酸酯類產品的高端需求將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用電解液溶劑市場帶動而快速增加。這是從11月17~19日在福建泉州舉行的2021(第十八屆)中國碳酸酯行業年會暨中國碳酸酯產業鏈技術開發與產業發展論壇上傳出的信息。
中化藍天集團有限公司鋰電材料中心總監馬國強在發言中指出,“雙碳”目標下,新能源鋰電池作為清潔能源,其市場容量必將會進一步擴充,預計2025年將達到當前市場容量的4倍以上。由于未來鋰電池對能量密度、安全性、成本及溫度等都會有更高的需求,進而催生了固液混合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體系,將會影響鋰電用碳酸酯溶劑如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丙烯酯(PC)使用量的提升。
碳酸甲乙酯是電解液溶劑的“黑馬”,能夠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放電容量,同時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并延長其使用壽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鋰電池電解液溶劑中碳酸甲乙酯需求越來越大,但傳統甲醇鈉催化劑產生大量危廢。因此盡快開發高效催化劑、節能新工藝和高效的反應和分離設備是碳酸甲乙酯產業發展的關鍵。“天津大學將通過持續創新,開發無醇碳酸甲乙酯,致力于提升國內電池電解液品質。”天津大學教授簡春貴表示。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蕭文德預測,預計2025 年全球電池級溶劑需求約為 187.1 萬噸,其中我國電池級溶劑需求量約為 80.5 萬噸,復合增速達到 35%。以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為主,需求增速快,前景可期。而在“雙碳”背景下,結合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路線,建設碳酸二甲酯裝置,對大型石化和煤化工企業意義重大。
當前石化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碳酸酯行業發展的新起點。《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崔學軍在致辭中指出,報社通過連續二十余年的碳酸酯產業研究發現,綠色安全是發展大勢也是每個企業的發展底線,要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碳酸酯產業要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要務,通過自我創新與聯合創新等手段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行業發展依賴于所有從業者的攜手同行,共建共享中國碳酸酯產業鏈技術開發與產業發展論壇的服務平臺,促進產學研用的合作交流,推動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山東石大勝華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海明表示,公司正逐步向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領域邁進,在做強主營碳酸酯溶劑的同時,還橫向拓展了六氟磷酸鋰、電解液特種添加劑、硅碳負極等產品。2021年公司深耕新能源產業鏈,并積極拓展下游業務,正式開啟從一站式電解液材料供應商向電解液+材料綜合平臺服務商的戰略轉型。同時,公司產業布局也多點推進,在扎根東營的同時,還在濟寧與山東能源集團、在泉州惠安與中國中化合作建立了生產基地,并將在武漢謀劃新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