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暴漲之下,東華、萬華、中景石化等PDH企業最新動態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東華能源:丙烷價格上漲,仍處于可接受的范圍
東華能源9月23日表示,目前公司PDH路線以生產丙烯和氫氣為主。今年以來,丙烷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但仍處于可接受的范圍內,從長期看對PDH裝置的盈利能力影響可控。公司會綜合運用套期保值等各種金融工具管控成本,同時合理進行庫容管理,平抑LPG價格波動的影響。
公司PDH裝置副產高純度氫氣,目前主要聚焦于工業外售、氫能源產業鏈建設和綜合利用方面。氫氣副產量將根據PDH裝置規模確定。隨著未來新項目的建成投產,公司氫氣副產量將會逐步提升。
東華能源接受調研時曾表示,茂名基地和寧波基地正在同步規劃、建設3套60萬噸PDH和4套40萬噸PP及公輔設施。寧波洞庫項目目前建設已經恢復,預計于2022年內建成。在原料采購方面,公司通過打造深水碼頭、LPG船隊和庫容管理等方式,可充分滿足資源保供和進行成本管控,為化工生產的順利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公司將以綠色化工為基礎,打造全球最大烯烴基地;重點開發以烯烴為母料的新材料,特別是3D增材,為下游企業提供充足的原料;同時,順勢利用丙烷脫氫的氫氣,發展氫能產業鏈。公司聚焦LPG深加工領域,以氫能源和新材料為主導方向。在原料采購方面,公司通過打造深水碼頭、LPG船隊和庫容管理等方式,可充分滿足資源保供和進行成本管控,為化工生產的順利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萬華化學:煙臺PDH裝置9月停產檢修,預計10月下旬檢修完畢
萬華化學9月初公布,根據化工企業生產工藝特點,為確保生產裝置安全有效運行,按照年度檢修計劃,公司煙臺工業園TDI裝置(30萬噸/年)、PO裝置(24萬噸/年)將于2021年9月3日開始陸續停產檢修,預計檢修25天左右;PDH裝置(75萬噸/年)將于2021年9月10日開始停產檢修,預計檢修40天左右。此次停產檢修是根據年度計劃進行的例行檢修,對公司的生產經營不會產生影響。
萬華化學在福建江陰港城經濟區東區規劃了包括PDH在內的石化產業鏈項目。萬華化學福建工業園現有產業布局主要為江陰港城經濟區西區(西區)聚氨酯相關項目。根據萬華化學的規劃,未來將在福建江陰港城經濟區東區規劃石化產業鏈,初步規劃PDH(丙烷脫氫制丙烯)及丙烯下游產業鏈,利用東區的石化資源可形成西區項目的原料來源,實現東區和西區的互聯互通,東西區原料互為上下游供應,共享基礎配套設施,促進提高園區效益最大化。萬華化學在PDH項目上有成熟的建設和運營經驗,此項目為其第二個PDH項目,萬華在煙臺基地擁有公司首座PDH生產裝置。
——利華益維遠:關注PDH副產氫氣的利用
9月29日,利華益旗下維遠股份表示,公司募投項目丙烷脫氫副產氫氣,將密切關注產業政策及行業動態變化情況,并結合公司戰略發展需求,努力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利華益維遠擬建PDH及40萬噸聚丙烯項目。
2021年3月,行業媒體報道,利華益維遠化學股份有限公司60萬噸/年丙烷脫氫及40萬噸/年高性能聚丙烯項目已獲得了環評批復。項目總投資573660萬元,主要建設6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一套、20萬噸/年高性能聚丙烯裝置兩套。丙烷脫氫裝置以丙烷為原料,年產丙烯60萬噸(其中40.2萬噸用作聚丙烯原料,19.8萬噸用作苯酚丙酮裝置原料);兩套高性能聚丙烯裝置規模、工藝完全一致,年產32種牌號的聚丙烯產品40萬噸。根據公布的環評信息顯示,該項目PDH裝置采用Lummus丙烷催化脫氫工藝技術;聚丙烯裝置采用Lyondell-Basell公司的Spheripol工藝。
——齊翔騰達:年產70萬噸PDH項目預計2021年底前投產
齊翔騰達9月表示,公司7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前建成投產,目前該項目按計劃進度推進中。公司7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配置的氫氣產能約4億標準立方米/年。
齊翔騰達目前在建項目有7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30萬噸/年環氧丙烷項目、20萬噸/年順酐項目、20萬噸/年異壬醇項目及10萬噸/年PMMA項目。
——中景石化:PDH投產解決原料問題,聚丙烯擴能進行中
2021年5月28日,總投資35億元的中景石化•福建省首個丙烷脫氫項目舉行正式投產儀式。PDH年產能80萬噸,為下游PP提供丙烯原料。
今年上半年,中景石化有限公司聚丙烯出口量迎來爆發式增長,超過1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6倍,占全國聚丙烯出口總額的30%。企業實現產值82.88億元,同比增長28.38%。
據悉,聚丙烯項目擴能繼續進行。自4月16日中景石化安裝了全球最大的環管反應器以來,經過數月努力,目前,該項目的靜設備安裝已完成80%,動設備也已開始陸續安裝,預計到今年底,整個裝置可以實現深度中交。2022年,聚丙烯項目具備投產條件。全部投產后,中景石化聚丙烯的年產量可以達到25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單產聚丙烯生產基地。
該項目總投資40億元,達產后年產值可達150億元,拉動上下游產業鏈300億元。項目投產后,可改變我國共聚聚丙烯每年大量依靠進口的局面,補齊聚丙烯內循環產業鏈。
此前,中景石化生產的聚丙烯薄膜,需從國外購買原材料聚丙烯。隨著中景石化投資40億元新建的年產75萬噸丙烷脫氫裝置順利投產,徹底解決了原料供應問題。這意味著中景石化已從最初的單一產品企業,發展成為集丙烷、丙烯、聚丙烯、聚丙烯薄膜于一體的全球唯一全產業鏈企業。目前,該公司聚丙烯已經出口到美國、巴西、泰國、印度、土耳其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目前,總投資180億元的中景石化科技園一期項目已投產,年產值可達300億元;總投資250億元的二期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達產后產值可達700億元,將于2023年前逐項分批建成投產,逐步實現中景石化科技園超千億元純制造業產值奮斗目標,為推動“海上福州”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亞化咨詢資料顯示,中景石化“十四五”將形成1000億產業鏈,規劃60萬噸BDO與可降解材料。福清江陰中景石化科技園已投產的一期項目,總投資180億元,產值達300億元;二期在建項目,總投資160億元,總產值700億元,將在2023年前逐項分批建成投產;三期項目總投資180億元,將利用副產品氫氣為原料,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實現產值500億元,將于2024年全部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