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供儲銷產業鏈持續發力——“三桶油”全力備戰冬季天然氣保供
已有人閱讀此文 - -今年以來,天然氣市場“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形勢更加突出,對冬季天然氣供應提出了更高要求。為積極應對今冬天然氣供應或將偏緊的趨勢,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油三大保供主力積極研判市場,從產供儲銷全產業鏈發力,提前謀劃,全力備戰冬季天然氣保供。
中石油旗下各儲氣庫優化采氣方案和節奏,加大注氣力度,確保10月底前完成注氣任務。擔負京津冀地區儲氣調峰任務的大港油田儲氣庫(群)注氣量突破20.14億立方米,已超額完成注氣計劃;遼河油田雙6儲氣庫第八輪注氣圓滿收官,本周期累計注氣量達18億立方米;相國寺儲氣庫將于10月中旬結束注氣,進行設備維護檢修,為今冬明春調峰采氣做準備;正在建設中的驢駒河儲氣庫已完成壓縮機設備安裝,為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提供堅實保障。
中石油各油氣田也繼續加大上產力度,加快重點氣區產能建設。長慶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氣田努力增儲上產,不斷細化完善天然氣冬季供應方案,倒逼各項措施落實進度,加足馬力加快生產,把“讓千家萬戶溫暖過冬”理念落實到行動中。
唐山LNG接收站應急調峰保障工程新建的4座LNG儲罐開始外輸供應天然氣,儲存能力達128萬立方米,天然氣調峰能力在高峰期可達1個月持續供氣4120萬立方米/日;位于江蘇省南通市的昆侖能源江蘇LNG接收站擴建(三期)工程9月底正式投運,兩座20萬立方米儲罐對外輸送天然氣,使接收站LNG儲存、氣化、外輸能力達到千萬噸級。
中石化方面也在加快推進天然氣注氣工作。截至目前,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已累計向管網和儲氣庫注氣11.7億立方米,預計到10月底可形成16.9億立方米有效工作氣量。
在儲氣能力建設上,中石化提前實現目標,全年新增儲氣能力4.23億立方米。其中,山東LNG接收站二期工程新增儲氣能力1.98億立方米,金壇儲氣庫、文96儲氣庫、黃場儲氣庫等新增儲氣能力2.25億立方米。
中石化還加快推進產供儲銷體系建設,計劃籌措133億立方米海外LNG資源,同時自有LNG接收站將滿負荷運行。其中,天津LNG接收站二期工程已于今年9月完成兩座22萬立方米儲罐氣壓升頂,即將開始罐內施工;新增一座26.6萬立方米LNG運輸船碼頭,預計今年11月達到投用條件,屆時天津LNG接收站將成為國內首座雙碼頭運行的接收站,為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打下堅實基礎。除自有設施外,中石化還充分利用國家管網“公平開放”第三方LNG接收站加大資源籌措力度,為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做足保障。
此外,中石化龍口LNG項目近日獲國家發改委核準,一期建設LNG接轉規模為每年600萬噸,將建1座26.6萬立方米LNG泊位、4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及配套氣化外輸設施,有望進一步提高在華北地區的資源供應能力。
中國海油方面,該公司近日與卡塔爾石油公司新簽署為期15年、350萬噸/年的長期LNG購銷協議。該協議是近8年來國內簽署的年合同量最高的長期LNG購銷協議,對及時補充國內用氣缺口、滿足國內用氣需求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