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油氣行業新藍海?——淺析國際油企投資生物燃料項目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近日,雪佛龍美國公司和邦吉北美公司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共同開發以大豆為原料的混合燃料,以加快能源轉型。這是宣布擴大生物燃料生產的石油公司中的一例。隨著多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計劃推出,以及能源轉型步伐加快,生物燃料被賦予了更多期望,也在石油行業掀起了一股新熱潮。那么,進入生物燃料市場能否為油企開拓出新的生存空間?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從全球看來,生物燃料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比如,可再生柴油板塊在美國的發展就備受矚目。一向對低碳轉型持觀望態度的美國石油公司,近來積極布局可再生柴油業務,改造旗下傳統煉油廠。帝國石油公司宣布,將在加拿大的一個新設施生產可再生柴油。其他石油公司也在增加可再生燃料的生產,同時尋求獲得可靠植物油、動物脂肪和二手食用油的途徑。菲利普斯66宣布將收購愛荷華州一家大豆加工廠的少數股權,以獲得大豆油用于生產可再生燃料。據了解,2020~2022年,美國可再生柴油產量預計將從大約5.5億加侖增至20億加侖,2021年的產量預計將達到7.5億加侖。
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美洲,歐洲亦如此。雷普索爾計劃到2025年將生物燃料年產能提高到130萬噸,到2030年超過200萬噸。道達爾在2020年已經實現年產20萬噸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料。今年7月,道達爾又宣布將與威立雅集團合作,加速開發利用二氧化碳培養微藻的技術,以生產生物燃料為長期目標。
綜合看來,提前布局生物燃料產業化發展,對于石油公司搶占未來能源市場,保持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從短期來看,轉型生物燃料是由政策利好驅動的市場關注,但從長期來看,則是碳中和背景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生活方式的徹底變革。未來全球能源需求結構將持續調整,化石燃料需求將下滑,可再生燃料等將占據更大市場份額。今年8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發展生物燃料的最新建議,將2030年總能源需求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從此前的32%提高到39%,將可再生燃料在運輸部門的占比從此前的14%大幅提高到26%。目標比例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預示著發展生物燃料產業的前景可期。由此也不難解釋為什么國際石油巨頭紛紛投資該領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