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咖齊聚 激辯“雙碳”目標 共探新能源車轉型之路與投資商機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在日前開幕的首屆慕尼黑車展上,巨頭們“all in”電動化的步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就國內來說,今年以來“碳達峰”“碳中和”熱度居高不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凈零排放”勢不可擋。
面對全球汽車市場正在出現的急劇變化,未來汽車企業將如何發展實現轉型升級?電池、充電樁和汽車金融等新能源產業鏈相關企業又將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9月9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產業創新和新能源沙龍暨“美好出行”獎頒獎典禮上,由東方證券和《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出品的《電動創新 資本賦能——2021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長短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趨勢、格局和投資等領域作出預判,同時行業知名專家、權威證券機構人士、車企高管等以理性建設的思考,探尋“雙碳”目標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發展之路與商業機遇。
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一,這份成績單離不開持續創新的“深耕者”?;诖?,“美好出行”獎繼續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募集獎項申請,組織行業專家和知名媒體人集中評審,依據各家車企在產品、技術、營銷等領域的表現,評選出15項重磅大獎。
尋找產業鏈中最大短板
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來自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164.3萬輛,同比增長222.5%。
東方證券黨委書記宋雪楓認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超過10%,產業發展突破臨界點,邁入高速發展階段,而伴隨補貼退潮后行業更趨于市場化,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互聯網公司等紛紛入局,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大幕已經拉開。”
《報告》認為,新能源汽車近來的優異表現既有政策層面的支持,也離不開相關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和不斷優化的使用體驗。
不斷向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逐漸蠶食燃油車市場。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670萬輛,燃油汽車保有量接近2.9億輛。盡管絕對數量存在差距,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速不斷提高,而燃油車保有量增長則有所減緩。
《報告》預計,燃油車保有量將在2023年達到3億輛峰值,隨后開始下降,在達到這一臨界點后,傳統汽車消費的后端服務市場也將面臨規模萎縮、布局收縮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的終端高增長,將帶動產業鏈上游持續繁榮。如四大材料(正負極、電解液和隔膜)、電機電控、汽車芯片、車載電子等部分環節的緊張可能成為新能源車的短板,進而帶來一定的投資機會。
“過去一年多,新能源汽車所有的行情都是基于木桶效應產生。比如三元材料,去年頭部企業的出貨量在2萬~3萬噸,預計明年將達到10萬噸,但實際出貨量可能會超過這一數字。”東方證券研究所新能源首席分析師盧日鑫表示,從投資角度來說,哪個環節是短板,哪個領域就有投資機會。
在此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加劇向頭部集中。盧日鑫認為:“當某一環節成為短板,誰能拿到優質資源,就意味著產品價格和出貨量可以保證。目前最緊缺的是六氟磷酸鋰,最近3個月價格漲幅又增加了1至2倍。”
隨著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尋找產業鏈中最大的邊際約束條件,成為投資思路之一。《報告》預計,在動力電池諸多環節中,隔膜和溶劑有可能成為2022年產業鏈上的“木桶短板”。一方面隔膜和溶劑均存在較高的進入壁壘;另一方面即使是隔膜或溶劑行業龍頭2022年擴產幅度也相對有限,二線廠商也規模有限。
雙碳目標下轉型和商機
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我國汽車產業正處于能源變革與智能化演變的交叉路口。作為其中的“參與者”,如何平衡盈利層面和社會效益之間的矛盾,是擺在汽車企業面前的一道現實問題。
對此,威馬汽車集團戰略運營副總裁梅松林博士表示:“在做好電動汽車普及的同時,還要走好軟件定義汽車這條道路,同時要積極發展自動駕駛。”
“要實現‘雙碳’目標必須轉型,但對企業來說挑戰很大,會涉及企業組織結構、技術以及生產制造等領域轉型。”在博世中國副總裁蔣健看來,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需要更多的高性能操控系統、智能網聯系統,這其實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如果智能化的提高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途徑之一,那么接下來對操作系統供應商將提出更高的要求。蘑菇車聯副總裁詹宏波認為:“除了電動化和智能化方向以外,蘑菇車聯正在探索更數據化的方向,比如在提升城市交通運營效率方面,我們會在碳排放、減碳方向做相應動作。”
面對“雙碳”目標,比乘用車企和供應商壓力更大的是商用車企業。福田智藍新能源市場與商品規劃副總裁兼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崔凱認為:“在產品端,一方面通過輕量化等措施做好傳統能源車的節能,另一方面還是要發展新能源汽車。”
宇通客車設計院新能源專家王紀福博士則認為:“除了發展新能源客車業務以外,宇通將通過提升新能源技術研發投入達到電動化減碳目的。”
雖然前路充滿困難,但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看來:“電動化、智能化等新趨勢給了中國汽車行業新的發展機會,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好,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傳統燃油車節能減排作用。”
基于終端的迅猛增長,今年以來新能源概念在資本市場頗受關注。“從整個二級市場走勢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電池及相關領域,以及芯片等板塊仍有繼續走高的可能。”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認為。
從目前來看,以蔚來、小鵬為代表的新造車企業在資本市場表現較好,背后是其不斷增長的市場銷量。據蔚來企業傳播高級總監馬麟透露:“僅在今年的成都車展上,蔚來汽車的訂單量是去年的5倍,另外在蘇州、嘉興等非限購城市的智能電動車的增速也很快。”
極狐汽車副總裁王秋鳳認為:“促成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的背后成因,除了政策和資本推動,還有產品。智能電動汽車的黃金10年馬上就要到來了,可現在還沒有到資格賽的階段,因為市場足夠大,未來20~30年很多科技巨頭會加入。”
多項大獎揭曉
在探尋“雙碳”戰略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發展之路與商業機遇的同時,2021產業創新和新能源沙龍暨“美好出行”獎頒獎典禮上,共誕生了9個企業獎和6個產品獎。
其中,福田汽車、寶馬中國、極氪、宇通客車、奇瑞捷豹路虎、小鵬汽車、威馬汽車分別獲得“2021美好出行·最佳新能源商用車企業”“2021美好出行·年度創新企業”“2021美好出行·年度智能科技汽車品牌”“2021美好出行·年度技術創領新能源客車企業”“2021美好出行·年度綠色智造企業”“2021美好出行·最具投資價值新能源汽車企業”“2021美好出行·年度智融科技企業”獎項。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和技術創新。蔚來第二代換電站是全球首創的換電黑科技,擁有超過1400項專利。鑒于此,蔚來第二代換電站獲得“2021美好出行·年度智能創新技術”獎項。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成長,汽車金融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萬億級市場前景的成熟市場。比亞迪汽車金融有限公司以“綠色金融”為抓手,持續打造新能源特色品牌。截至8月24日,公司累計放款突破50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的放款金額占比達59%?;诖?,比亞迪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獲得“2021美好出行·年度綠色金融服務企業”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