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OPEC談判陷入僵局,沙特和阿聯酋到底在吵什么?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在上周連續兩天會談無果之后,周一,眼看沙特和阿聯酋的僵局難以打破,OPEC+直接取消了部長級會議,給該組織的增產磋商按下了暫停鍵。這使得布蘭特原油期貨周一躍升1.1%,至每桶77美元上方。北京時間周二22時20分,油價回落,布蘭特原油期貨下跌2.01%,報75.61美元。
上周,隨著需求的回暖,OPEC+準備削減減產規模,提出從8月到12月每月增加40萬桶/日的產量的方案。同時,為了避免明年供過于求的局面,該方案還提出,將整體減產期限從2022年4月延長至12月。但在最后一刻,由于阿聯酋的阻撓,這一方案未能被通過。
原本,OPEC+定于本周一繼續就這一增產方案進行討論。但經過一個周末,阿聯酋仍然堅稱,除非能將該國的減產基線上調,增加其生產配額,它才會同意將總體減產協議延期至明年年底。
阿聯酋表示,希望增產與協議延期兩個問題分開。阿聯酋能源部長蘇哈爾·馬茲魯說,“產量應該被增加,而協議不應被延長,協議的延期可以再等等。”
相比之下,沙特的立場是,任何增產都應與協議延期掛鉤。“如果每個人都想提高產量,那么協議就必須被延期,”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周日晚說,“延期是基礎,而不是次要問題。你必須在應對當前市場形勢與保持未來應變能力之間取得平衡。”
鑒于明年石油需求復蘇步伐的不確定性,沙特希望通過將協議有限期延長至2022年底來向市場證明,只要有需要,OPEC+就能繼續扮演市場調節者的角色。
OPEC發布聲明稱,周一晚些時候的OPEC+部長會議“被取消”,下次召開會議的日期將“在適當的時候”決定。不過,有消息人士堅稱,會議只是被“推遲”,而不是取消。
荷蘭國際集團(ING)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倫·帕特森指出,“從理論上講,這意味著OPEC+ 的產量將在8月保持不變。然而,在實踐中,很難相信一些成員會在這樣的結果下仍堅持履約。”
“未能迅速達成妥協將意味著更廣泛的OPEC+減產協議將開始走向結束。這是該集團想要避免的事情,尤其是去年的價格戰還讓每個人記憶猶新。”帕特森說道。
不斷走高的油價讓美國也坐不住了。周一,在會議被取消后的幾個小時后,一名白宮發言人表示:“盡管美國并非談判參與方,但正密切關注OPEC+會談及其對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蘇狀況的影響,政府官員一直在與相關方面接觸,敦促達成折中解決方案,以落實增產提議。”
該白宮官員還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希望讓美國人能買到負擔得起而且可靠的能源,隨著美國經濟從疫情中復蘇,能源供應的同步復蘇至關重要,這需要石油市場狀況穩定。
不同的立場,不可避免的攤牌
在某種程度上,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攤牌是不可避免的。經過去年的至暗時刻,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成員國表示出對長期大幅減產的抵觸態度,使得OPEC+面臨越來越多的內部壓力。
作為其中的代表,阿聯酋已經多次表達過對集體減產行動能否增加成員的收入或擴大市場份額的懷疑。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該國更是多次表示對其減產基線水平過低的不滿。
阿聯酋能源部長蘇哈爾·馬茲魯周日表示,當前的OPEC+減產協議對阿聯酋“不公平”,該國在成員國中犧牲最多,因為其三分之一的產量已經滿足閑置了兩年。
“沒有人做到過我們做過的事,讓三分之一的產能處于閑置狀態,我們也沒有抱怨,我們一直在遵守協議,現在距離協議結束還有8個月的時間。”他說。
阿布扎比計劃到2030年將石油生產能力從當前的400萬桶/日提高到500萬桶/日,并且最近還推出了穆爾班原油期貨合約,旨在使其成為面向亞洲銷售的類似于布倫特或WTI的新基準。然而,OPEC+的減產協議與阿布扎比的雄心背道而馳。
相比之下,沙特繼續奉行其傳統上在市場管理方面更為謹慎的立場。為了平衡增產帶來的市場影響,利雅得希望確保減產機制能在現有協議到期后保持原狀,并希望長期鎖定OPEC+伙伴關系,以確保產油國的廣泛參與。
阿聯酋方面表示,鑒于去年全球石油需求和價格遭遇前所未有的暴擊,它堅持執行當前的減產協議。但要想讓它接受減產協議延期,必須把它的減產基線從目前的316.8萬桶/日提高到384.1萬桶/日。
但在利雅得看來,對任何一方基線的修改都可能威脅該組織的凝聚力,因為可能招致更多國家提出類似要求。實際上,伊拉克、哈薩克斯坦、尼日利亞等成員國此前亦表達過對自己基線過低的不滿。
俄羅斯將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延長減產還有待觀察。去年12月,俄羅斯成功地與阿聯酋聯手推動增產。現在,莫斯科熱衷于提高產量并適當降低原油價格。在9月議會選舉前夕,國內油氣價格上漲日益成為該國重要的話題。
OPEC+內斗增加油價波動性
帕特森指出,自去年以來,石油市場已經大幅收緊,OPEC+在重新平衡市場方面表現出色。如今,OECD石油庫存重新與2015-19年平均水平持平。隨著全球石油需求在今年下半年的復蘇,庫存將繼續下降。
“到今年年底,需求應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97%左右。因此,如果沒有在今年第三季度進一步增加供應,庫存可能會減少約200萬桶/日,而在第四季度,庫存減少將超過200萬桶/日。因此,市場需要看到供應在今年下半年期間增加。”
“即使我們確實看到了某種解決方案,并且該集團最終同意從8月到今年年底每月增加40萬桶/日的供應,市場庫存仍然會減少,因此價格應該仍然會得到相當的支撐。”
因此,帕特森認為,如果沙特和阿聯酋的僵局無法被盡快打破,OPEC+內斗意味著未來幾個月不確定性將增加,石油價格波動性將增加。
“由于預計庫存將大幅下降,無論產量保持不變,還是每月增產40萬桶/日,油價在短期內可能都會得到很好的支撐。因此,我們上調了短期油價預測。”
他說,“我們現在預計ICE布倫特原油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平均價格為75美元/桶,但鑒于目前的不確定性,顯然存在飆升的風險。我們仍然認為,布倫特原油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平均價格為 70 美元/桶。這是假設OPEC+最終會達成新的協議。”
帕特森指出,OPEC+將面臨來自消費者的越來越大的增產壓力。印度已多次明確表示,希望該組織增加產量,美國政府也要求OPEC+尋求妥協,以增加產量。預計伊朗的供應將在今年年底前回升,這將有助于緩解緊張狀況。
同時,帕特森還提到了油價走弱的一種情景,即OPEC+無法找到打破僵局的辦法。“它持續的時間越長,我們就越有可能開始看到各國履約水平的下滑,這將導致協議慢慢破裂。鑒于需求前景仍存在大量不確定性,這將會是OPEC+希望避免的情景。”
沙特和阿聯酋的嫌隙由來已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寧夏大學阿拉伯學院院長李紹先向21世紀報道記者指出,阿聯酋和沙特雖然是盟友,但它們的關系實際上非常復雜,在很多方面存在重大分歧。
在李紹先看來,這次兩國吵翻反映出雙方在石油產量上的利益分歧。在減產期間,阿聯酋的產能實際上大幅提升,因此,隨著需求的回暖,它希望放松減產限制,以向市場出售更多的石油。但雙方最大的分歧卻并不在此。
“它們之間有相互利用的關系,阿聯酋常常躲在沙特后面,把沙特‘當槍使’,而真正獲得好處的是往往是阿聯酋。在所謂的‘雙穆’治海灣中,真正的靈魂人物是阿布扎比王儲。”李紹先說。
以卡塔爾外交危機為例,李紹先指出,在聯手對卡塔爾實施多年封鎖后,沙特實際上什么也沒有撈著,而阿聯酋卻收獲頗豐。在斷交危機前,阿聯酋和卡塔爾的經濟競爭異常激烈,雙方都想爭當地區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會展中心、旅游中心等,但這幾年,明顯卡塔爾的競爭力受到了嚴重打壓。
不僅如此,李紹先指出,在也門問題上,沙特和阿聯酋也是貌合神離。“雖然阿聯酋大力支持沙特在也門進行干預,但自己卻另起爐灶,通過支持也門南部分離主義分子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而沙特支持的哈迪政府在南部一點兒影響力也沒有,也就維持一個面子。”
更為重要的是,沙特和阿聯酋也有經濟上的競爭。“海灣國家不論大小,沙特也好,阿聯酋和卡塔爾也好,都是高度依賴石油、天然氣出口和地租經濟,彼此之間是存在利益沖突的。”李紹先說。
他指出,沙特過去體量大,專注于賣石油、天然氣和石化產品,而阿聯酋、卡塔爾在經濟多樣化方面爭取到了先機,在航空業、新能源、非石化產業方面獲得長足發展,服務業方面也頗有建樹。最近幾年,沙特開始奮起直追,這給阿聯酋和卡塔爾帶來了威脅。
就在最近,沙特宣布,計劃未來9年在運輸和物流領域投資5500億里亞爾(合1470億美元),以實現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將沙特打造成全球運輸樞紐的目標。沙特交通部長薩利赫·賈塞爾本周一表示,政府將啟動一大批新項目,例如興建國際航空公司、擴建機場、建設覆蓋面更廣的列車網絡以及探索新技術。
“沙特經濟多元化的這些努力,實際上對阿聯酋構成了巨大的競爭和威脅。兩個國家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分歧,而且這些分歧會越來越大,因為沙特要走阿聯酋、卡塔爾已經走了10年、20年的路。”李紹先說,“憑借巨大的體量和規模,沙特如果要搞旅游業,要搞中轉機場,要搞航空公司,那阿聯酋和卡塔爾能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