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為51.9% 連續10月高于臨界點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根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顯示,1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雖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連續10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制造業繼續穩步恢復。
產需兩端繼續改善。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4.2%和53.6%,雖較上月回落0.5和0.3個百分點,但均為年內次高點,且兩者差值繼續縮小,制造業保持較好增勢,產需關系更趨平衡。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分別有18個和17個行業的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位于擴張區間,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通用設備、專用設備、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及儀器儀表等行業兩個指數均高于56.0%,相比上月有不同程度上升,行業增長動能增強,生產活動加快。
進出口指數連續四個月保持擴張。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51.3%和50.4%,低于上月0.2和0.5個百分點,繼續位于景氣區間。調查結果還顯示,出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8個月回升,達到全年高點,制造業出口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不斷增強。
高技術制造業引領作用持續顯現。今年以來,高技術制造業PMI始終高于制造業總體,本月為55.8%,雖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但仍為年內次高點。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分別為59.3%、58.2%和52.6%,高于制造業總體5.1、4.6、3.0個百分點,表明高技術制造業產需兩旺,用工需求持續增長,對制造業總體復蘇的帶動較為顯著。
價格指數升至全年高點。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加之市場需求繼續回暖,推動制造業原材料采購價格和產品銷售價格加速上漲,本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68.0%和58.9%,高于上月5.4和2.4個百分點,均為全年高點。從行業情況看,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上游行業的兩個價格指數均高于70.0%,比上月顯著上升。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加大了企業成本壓力,本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占比為49.4%,為近兩年高點。
大、中型企業PMI繼續保持在臨界點以上。大、中型企業PMI均為52.7%,繼續運行在52.0%及以上的景氣區間;小型企業PMI為48.8%,低于上月1.3個百分點,降至榮枯線以下。本月小型企業中反映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和勞動力成本高的比例分別較上月上升5.0、4.6和1.5個百分點,小型企業運營成本有所增加,盈利空間受到一定程度擠壓。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小型企業復蘇穩固性較弱,復蘇進程還存在一些困難。下一階段,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把握好政策時度效;要加大對制造業、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做好政策間的接續,提升政策精準度和有效性,進一步穩固復蘇的基礎。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2020年12月,疫情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消退,預計后疫情時代經濟的恢復還將持續數月。考慮到2020年上半年的低基數效應,未來半年宏觀經濟指標同比將更為強勁。與此同時,需要重點關注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導致企業成本壓力的增加以及對就業的負面影響,這對于疫情期間相關寬松政策的退出設計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