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發高強度全回收農膜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瞿金平院士2013年通過對新疆實地考察,發現殘膜毎畝地達到16公斤。瞿金平院士說:“新疆‘白色污染’如果再不解決,數年后農民可能無地可種。”他現場發現,大部分殘留在農地上的農膜無法回收再利用,于是,他決定硏發一種高強度全回收地膜。
為了避免土地雜草穿刺地膜,形成大量殘膜,從而降低回收利用率,瞿金平院士和他的團隊研發一種新型復合地膜,它跟普地膜材料一樣,厚度相當,但強度更高。
在生產制作工藝上,瞿金平院士團隊采取了不同的高分子拉伸取向方向,層與層之間形成編制的效果,從而在拉伸、抗撕裂、抗穿刺性能上大幅度提高。
為了測試新型地膜的應用效果,瞿金平院士與新疆農墾科學院展開合作,在新疆鋪上了上百畝的高強度全回收地膜,一方面檢驗地膜穿破程度,另—面檢驗地膜的壓草效果。經過試驗,髙透光度和髙強度的地膜基本沒有破碎,回收率達到95%左右,而且保溫保濕效果比普通地膜好,農作物產量有所增產。
之后,高強度全回收地膜在新疆大范圍面積試驗,2019年開始進行萬畝級的應用,全力打造生產、使用、回收、高值化再利用的全產業鏈。瞿金平院士硏發的高強度全回收地膜不僅帶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還為可持續發展做出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