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六建參建萬華化學100萬噸/年乙烯項目紀實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11月9日,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參建的萬華化學100萬噸/年乙烯項目產出合格產品,順利建成投產。走進乙烯項目區,放眼望去,園區道路干凈整潔,HDPE裝置、LLDPE裝置及公用工程設施井然而列,一根根、一榀榀鋼結構撐起了裝置的脊梁,一條條管道打通了項目的血脈,一臺臺設備構成了園區的心臟。這是中化六建參戰員工歷時兩年嘔心瀝血打造的杰作。
精誠合作 著力構建卓越團隊
2018年,項目區域還是一片荒蕪。如今,昔日荒地已成“聚寶盆”。
乙烯項目是萬華煙臺工業園二期工程的核心,采用國際先進工藝和萬華自主研發技術,致力打造國內高水平乙烯產業鏈。項目自開工之日起,就受到雙方的高度重視。中化六建董事長、總經理胡二甫等公司領導多次親臨現場,鼓勵大家認真總結學習萬華業主的先進經驗,并囑咐項目參戰人員務必要服務好金牌業主,將“同呼吸,共命運”的理念貫穿始終。
為此,中化六建在施工中狠抓進度、安全和質量工作,合理安排參建人員,施工高峰人員達到上千人。各部門全方位配合,現場出現問題更是連夜召開會議解決問題。這支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項目管理團隊立下了軍令狀,誓要與此前做過的出色業績一樣,交付一個優質工程。
據了解,近年來,項目團隊結合自身競爭優勢,建立了全員參與、分工協作的施工班組工作模式。同時,結合班組實際,推行精細化管理,并組織大家集中學習各類技術規范,相互交流學習。在工作之余,則組織班組成員進行集體活動,努力把班組建設成為員工愛崗敬業、團結互助的“溫馨小家”。
敢為人先 設備吊裝奮起攻堅
2019年1月8日,乙烯項目LLDPE裝置重達450噸的反應器順利吊裝完成,拉開了整個項目設備吊裝工作的帷幕。
為保證此次吊裝任務的圓滿完成,項目管理團隊嚴密部署,對安裝方案反復推敲。頭一天深夜,項目管理團隊冒著-7℃的嚴寒,星夜迎接反應器進廠,并對設備管口方位進行復核,對設備螺栓孔距進行復測,做好充分的準備。
HDPE裝置聚合反應框架冷卻器長60米,高9米,重200噸,中化六建經研究決定對冷卻器進行整體吊裝。為此,中化六建提前規劃進場路線,設備到場前對吊裝區域的路面進行換填,保證設備順利進場。在2臺400噸履帶吊就位和對吊裝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后,使用吊裝梁及板式吊耳來配合吊裝,確保了一次性吊裝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吊裝是國內首例冷卻器整體吊裝。
擠壓造粒廠房的鋼結構施工和設備吊裝是LLDPE裝置施工的重點和難點,該框架總高度94.7米,其中57.8~94.7米為鋼結構框架,鋼結構總重量362噸,是整個大乙烯區域的制高點。為減少高空作業,提高勞動效率,降低成本,中化六建將鋼結構框架分為三個模塊進行預制安裝,經參建各方前期技術攻關,最終用1600噸履帶吊車分三段吊裝,圓滿完成全部吊裝工作。
抗疫復工 齊心協力不負所托
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項目建設節奏。中化六建是駐鄂央企,是以大量員工滯留湖北,項目建設一度停滯。
關鍵時刻,公司管理層和項目團隊表現出了強大的應急能力。隔離在家的項目管理人員通過線上會議等方式積極開展工作。在煙團隊以“走得出、進得來、住得下”為總原則,結合“先省內、再省外,最后湖北”的總思路,一邊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一邊結合多種形式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2月之后,寧波分公司就多次與公司總部、業主及政府溝通,經多方的反復協商和細致周密的安排部署,共開行自山東、山西、河南等省“點對點”大巴近50車,運輸員工近1000人,分批有序復工復產。
3月8日,中化六建首批載有20名湖北襄陽籍管理人員的大巴車,順利抵達煙臺市開發區,湖北籍員工返崗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3月25日,G3228次襄陽—煙臺復興號返工專列啟程,并于20點33分準點到達煙臺火車站,476名湖北籍員工平安抵達工作地。襄陽市政府和中化六建的多位領導為專列員工送行,并囑咐返崗員工,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在復工復產大干熱潮中迎難而上、提速增效,傾力打造優質工程。
吹響號角連續奮戰順利中交
2020年時間過半,在炎炎夏日的陪伴下,大乙烯項目吹響了沖刺中交的號角。為保證裝置中交順利,中化六建管理人員和施工隊伍放棄休息,以“61150”(即連續50天上午6點上班,當晚11點下班)工作節奏,自愿投入到這場“戰役沖刺”中。
面對烈日高溫的熱情“烤”驗,寧波分公司發足了礦泉水、降暑藥等,充分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分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其他項目員工也全員助力,手持掃帚,肩扛鐵鍬,開展持續近一個月垃圾清掃工作。
經過連續“白+黑”奮戰,項目多個裝置單元分批次陸續中交,曾經的圖紙變成了一個個實實在在的閥門、一條條擺在眼前的管線。在“專班+支援”的協同模式下,大家擰成了一股繩,形成了強大的合力,最終順利實現項目中交。
一位項目成員在大干期間度過了自己的生日。他說,看著燈火通明、璀璨壯麗的項目夜景,感覺很開心,“這是最特別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