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這份“黑名單”務必注意!
已有人閱讀此文 - -12月1日起!
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
不同于今年8至11月的“禁塑”試點階段
今天開始將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2019年12月31日,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意味著海南省將從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號稱海南“最嚴禁塑令”
這份“黑名單”務必要注意!
海南首批“禁塑”名單
《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錄(第一批)》(以下簡稱《名錄》)將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類8小類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納入禁塑范圍,以負面清單的形式明確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種類。
從材料上,《名錄》也作出具體明確: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膜、袋,以及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餐飲具類,都在被禁之列。
“禁塑”范圍:
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類8個小類
主要為一次性膜、袋類和一次性餐飲具類
一次性膜、袋類具體包括:商品包裝袋(購物袋、日用塑料袋、紙塑復合包裝袋)和用于盛裝垃圾的塑料袋這2小類
一次性餐飲具類具體包括:盒(含蓋)、碗(含蓋)、碟、盤、飲料杯(含蓋)、吸管這6小類
8月29日,海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補充實施方案》,提出將新增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推動替代品產業發展,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等方式。
《補充實施方案》新增了有關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內容,其中包括:
①禁止生產、銷售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
②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
③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
④禁止餐飲堂食服務中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叉、勺,不包括預包裝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⑤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⑥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全省范圍所有賓館、酒店、民宿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提供自助購買機、續充型洗潔劑等相關服務。
對此,市民和商家做了哪些準備?
讓我們看看海口各大商超、市場等
了解“禁塑”情況
全面“禁塑”將至,市民和商家反應如何?
根據海南省的“禁塑”工作計劃,8月至11月全省機關單位、學校、醫院、大型商超、國企、旅游景區等重點行業和場所正式率先開展禁塑工作。
8月1日,試點場所“禁塑”第一天
8月1日是海南重點行業和場所正式禁塑的第一天,海口龍華區一家大型商超通過展板向顧客倡導禁塑,超市有關負責人要求貨柜經營者增加全生物可降解垃圾袋的進貨量。
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成主要替代品
據統計,目前海口市已有10家大型商場超市開始試點使用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隨著全面禁塑的臨近,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
不僅僅是大型商超,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旅游景區、醫院、學校等也是海口“禁塑”工作的主要試點場所。逛海南省博物館的游客會發現,今年9月中旬起,館內所有袋制品都換成了生物降解袋。海口市人民醫院、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放X光片的儲片袋也是生物降解材料所制。而在海口市政府第二辦公區食堂,所有打包袋和餐盒已經替換成可降解產品,連辦公區垃圾桶上套著的袋子也都印有“全生物降解”的字樣。
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價格翻倍
11月19日,在海口明珠旺豪超市入口處,“生態記于心,禁塑踐于行”的宣傳海報張貼在顯眼位置。當天,在該超市的生鮮區,供市民稱重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連卷袋已經更換,而放置一次性杯子、碗盤的貨架上,也已替換成甘蔗紙漿、淀粉基塑料材質的產品。
“生鮮區的連卷袋是這幾天剛換上的,全都是可降解材質的。”海口明珠旺豪超市倉儲部趙經理表示,目前超市每天消耗超過1000個塑料袋,會在限期來臨之前,將超市內所有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包括生鮮果蔬打稱使用的連卷保鮮袋,全部換成符合“禁塑”標準的全生物降解制品提供給顧客。“換成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后,付費購物袋的價格也會相應上漲,原先大號塑料袋一個收費5毛錢,更換后會漲到8毛錢。”
11月23日,在海口家樂福紅城湖店,收銀員正在給一名女顧客結賬,并向女顧客詢問是否需要購買新型的全生物降解購物袋,并向女顧客介紹了降解購物袋的環保功能,在詢問價格后,女顧客選擇了降解購物袋。“以前同等大小的購物袋0.4元一個,現在翻了一倍,變成了0.8元一個。”女顧客表示,如今降解購物袋價格變貴了,承重力也只有6斤,但為了減少白色污染、踐行“禁塑”生活,自己愿意支持和使用降解購物袋。
家樂福自動收銀機旁還提供“覆膜購物袋”,標價4.9元,其材料主要由無紡布構成,材質耐用,可多次重復使用,但多數顧客表示,暫時不會選擇覆膜購物袋,原因是隨身攜帶不便,且不夠美觀,部分市民希望將來能使用到更加物美價廉的可降解購物袋。
下定決心“禁塑”,海南還做了些什么?
海南首家全降解生活超市亮相海口
11月22日,由海南賽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打造的海南省首家全降解生活超市“賽小高”在海口正式亮相,為市民購買全生物降解商品、了解禁塑知識提供便利。
這里所售賣的包括塑料袋、餐盒、沙拉碗、馬克杯等一系列市民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具,均使用降解改性顆粒和可食用淀粉為原材料制成。據介紹,這些全降解產品可在自然界中被完全消化分解,真正實現“零污染”。
32家企業獲得海南“禁塑”替代品“身份證”
截至10月31日,全國已有32家具備膜袋類和餐具類產品供應能力的企業,獲得海南省禁塑替代品電子監管碼。
電子監管碼相當于禁塑替代產品的“身份證”。根據海南省禁塑相關規定,在海南省生產銷售禁塑替代品的企業,須在禁塑工作管理信息平臺填報產品及企業相關信息等,申請并獲得電子監管碼后,生成相應二維碼印在替代品的包裝上。消費者在購買已獲電子監管碼的禁塑替代品時,可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識別和了解。這為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市場監管、質量監督抽查和產品追溯提供了便利。
海航全面啟動海南出港“禁塑”航班
日前,海南航空率先在海南出港的國內航班上全面替換禁塑名錄范圍內的產品,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成為全國首家執行海南禁塑法規的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從海南地區出港航班的垃圾袋、手提袋、淋膜紙水杯、小餐盒等產品均將采用全生物可完全降解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