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造車之火蔓延“互聯網之光”博覽會 大廠斗法拼無人駕駛
已有人閱讀此文 - -互聯網造車之火早已蔓延到了在烏鎮召開的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
9月27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探秘2021“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展臺注意到,展出車輛的科技企業紛紛展示著自己無人駕駛方向的成果:百度攜Apollo自動駕駛汽車亮相,華為展示著賽力斯SF5,阿里小蠻驢,百度與新石器共研的無人售貨車零售機器人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最近一年,小米、蘋果、谷歌紛紛下場造車或參與研發投資,互聯網企業搶占新能源賽道一時成為風口。
“互聯網造車有泡沫不可怕,這會激發行業更強的競爭,但我認為互聯網企業要真造車才能有更好的發展”,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專門指出,錦上添花的智能網聯套件的模式需要車路協同的良好外部資源匹配,短期內潛力不大。
互聯網造車賽道火熱依舊 嫁接外部資源仍存矛盾
在展臺上,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汽車吸引了不少觀眾。這款車車內不設駕駛位,采用大曲面屏、智能控制臺等智能化配置,車外采取自動鷗翼門、全玻璃車頂與傳感器融為一體。
展臺相關人員向貝殼財經記者介紹,這款“汽車機器人”具備高等級自動駕駛能力、可識別人類需求的多模交互能力,以及自我學習和不斷升級能力,是代表未來汽車形態的全新概念產品。
除了百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華為也加入了造車賽道。華為展臺上,不斷有觀眾坐上賽力斯SF5感受。
華為的銷售顧問介紹,這款車采用了具有4缸增程器的駝峰2.0智能增程系統,保證了該車具有1000公里以上的續航,可電可油。該車搭載了L2+級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提高了車輛的主動安全性能和使用便利性。
除此之外,數字汽車哪吒S也在展臺亮相,這是哪吒汽車首款B級電動轎跑,基于哪吒汽車全新自研平臺架構打造,將應用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及激光雷達技術。
據介紹,哪吒S增程版續航里程超過1100km,純電版續航里程超過800km,能實現百公里加速3.9秒。在無人自主泊車、遠程召喚、自動尋跡行駛等部分場景下,哪吒S還可實現L4級智能駕駛。
不過,互聯網造車風光無限的背后也暗流涌動。
崔東樹表示,目前大部分互聯網企業還是從軟件著手,并非改造車內的體系結構,沒有實現從燃油車向電動化轉型的整個對產品設計體系的重塑,只是加裝一些駕駛套件和應用軟件體系。
“像谷歌、百度、小米是做純智能化體系,與新勢力造車有一定區別,而傳統車企電動化做得比較突出,但在智能化發展上相對比較慢,需要嫁接外部資源。因此互聯網企業車輛智能化改造,目前還是利益復雜、矛盾重重”,崔東樹表示。
還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屬于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大量持續性的資金投入和強大的技術做支撐,更繞不開團隊、生產能力、資源等體系能力的沉淀。
實際上,接近汽車領域的相關人士也告訴記者,造車是長跑運動,無論是新造車企業還是傳統車企業,都必須將掌握核心技術作為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
商用領域被瞄準 純電與無人駕駛亦成潮流
無人駕駛不僅可以應用在乘用車上,商用領域也被大廠瞄準,阿里巴巴小蠻驢就是如此。
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稱,小蠻驢是阿里巴巴首款末端配送無人車,主要是為了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緩解末端包裹配送效率低、用戶送貨上門需求無法滿足等方面壓力,為用戶提供預約送包裹到樓下服務。目前小蠻驢無人車已經在全國上百所高校、數十個社區常態運營。
另一方面,百度也展示著Apollo新石器無人車,或者說,這是百度與新石器共研的無人售貨車。
《2021年中國商用車市場研究報告》就指出,隨著人工智能、5G的發展,前沿技術逐漸與汽車制造深度融合,商用車行業智能網聯的推廣和應用不斷加速。而從用戶角度,貨車的“智能、自動駕駛”和客車的“無人駕駛”也不斷受到關注。
“新能源無疑是商用車板塊未來發展的大方向”,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郝景賢就曾向記者表示。前不久,上汽紅巖就融合了AI人工智能開發5G智能重型載貨車,啟動商業化運營。
提及商業落地,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百度Apollo擁有自動駕駛車隊超500臺,最多的自動駕駛測試牌照411張,自動駕駛測試里程超過1600萬公里。他還提及,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具備了規模化商業落地的成熟能力。
“自動駕駛下半場,商業運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相關負責人表示,百度Apollo將不斷擴大自動駕駛測試運營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