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整改“大限”將至,多家企業掀起新漲價潮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在環保督查等多重因素影響之下,化工市場開始出現新一波關停、漲價潮。
環保督查重拳出擊,多家化工企業停業停產
1、浙江注銷了61家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件
有消息消息稱,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德化工二廠等42家企業已在原址停止危險化學品生產活動,杭州富陽特種氣體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不納入許可范圍。
2、蘇州今年將關停152家化工企業
2018年,作為蘇州安全生產關于改革發展的起步之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口徑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減少10%以上。此外,今年將繼續推進小微企業標準化建設,力爭在2018年底前創建率達75%以上,新增達標小微企業不低于4000家。今年蘇州還將持續危化品安全綜合治理,結合“263”“四個一批”等專項行動,確保各項任務在各地、各行業領域按時有效落實;完成對危化企業安全監管重點事項預先告知,明確關閉企業計劃、時限,力爭年內推動關停化工企業152家。
3、南京關停40家化工企業
南京已制定出臺了《南京市“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2018年工作計劃》,強力推進“263”專項行動。根據工作計劃,2018年,南京一共推出87條“263”具體舉措,“兩減、六治、三提升”,全面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兩減”是指“減煤炭消耗總量、減落后化工產能”。2018年南京定下的目標是,煤炭消費量比2017年削減250萬噸以上;關停化工企業40家;完成42家鑄造等行業企業專項整治。
原材料價格在環保督查下迎來上漲
企業停業整頓也導致生產成本提高,多種化工產品價格仍呈現一片上漲態勢,無論是有機硅、涂料,還是鈦白粉,都在瘋狂上漲。一方面是環保、安監等外部壓力,導致多家化工企業停產或被限產,市場供給被壓縮,產品價格順勢上漲;另一方面是運輸、包裝、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上升。多重因素之下,多家化工企業紛紛發布漲價函,從3月15起,開啟新一輪漲價。
2017年的環保大潮還未退去,新舊動能轉換已經提上日程。對于化工行業來說,去產能、抓環保、進區入園都是不能逃避的關鍵詞。限產、限排、關停、漲價潮籠罩著整個制造業,無數企業直接倒在了環保風口上。而這場被稱為最徹底、最嚴厲的環保風暴仍未結束,2018將是環保更嚴厲的一年。在這樣的高壓之下,化工企業關停,山東、江蘇、浙江、四川等地相繼“淪陷”!而這毫無疑問將進一步減少化工產能,活下來的企業價格上漲是在所難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