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3條與廢棄塑料相關的兩會提案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全國兩會拉開序幕,代表、委員們齊聚北京,圍繞一個個熱點話題建言獻策,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和廢塑料人有關的兩會提案。
1、關鍵詞:垃圾分類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2017年11月30日表示:到2020年,各城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到2035年,各城市全面建立垃圾分類制度。
今年兩會,各行各業的代表委員們及多個民主黨派分別從立法、收費等入手推進垃圾強制分類,提案主要圍繞適時啟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立法、將垃圾分類作為一個產業鏈來抓、生產商應對產品全生命周期負責等幾個方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大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連續幾年呼吁垃圾分類,科學家目前還解決不了地球能源缺乏的問題,通過回收利用,可以為科學家發掘及利用新能源爭取更多的時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印萍:國家層面的強制性生活垃圾分類立法工作是突破目前垃圾處理困境的保證,加快強制性生活垃圾分類國家立法工作,推進差別化垃圾處理收費和信用制度的法律環境建設,最終構建“節簡”型社會。
九三學社中央建議:適時啟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立法工作,并推動相關地區率先出臺地方性法規、規章,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提供法律依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建議:分步驟、分層次、有目標”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收費制度。
一是完善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培養公眾環境意識;
二是優化相關收費措施,明確費用征收主體,扶持垃圾分類處理產業鏈;
三是建立階段收費機制,完善責任追究機制,促進垃圾分類處置收費制度可持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廈門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柯希平建議: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手段系統解決垃圾分類監控問題。利用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分析的集成創新實現我國居民垃圾分類管理的跨越式發展,才能夠讓我國城市居民快速適應垃圾分類的標準。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金誠同達(西安)律師事務所主任方燕的提案: 關于制定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監管政策強化飛灰監管”的建議中稱,環保部應開展全國范圍內的垃圾焚燒飛灰專項調查,并牽頭組織修改《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和《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
2、關鍵詞:限塑令
十年“限塑令”,治理白色污染效果如何?這也是今年兩會委員們提案的熱點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朱鼎健指出,“限塑令”還存在管控盲區,應針對外賣、快遞等產生塑料垃圾較多的行業加快制定污染監管領域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同時完善,建立基金補貼和“生態稅”體系,從全鏈條入手來打好污染防治新戰役。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呼吁:當前迫切需要在制度上完善細化限塑令,在實踐層面上增強其執行力、強制力。
全國政協委員李靄君建議,提高“限塑令”法律位階,改為《塑料袋管理條例》,加強法律強制性約束力。
全國人大代表、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姜希猛提案:《關于落實“限塑令”禁止集貿市場使用不達標塑料袋的建議》。
3、關鍵詞:快遞包裝
隨著快遞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進行的兩會上,快遞包裝如何更快“變綠”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約68億個塑料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與之對應的是,中國包裝垃圾的總體回收率小于20%,其中紙盒只有不到一半被回收。
?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提案是關于快遞污染問題。他建議:
1. 應盡快制定快遞業綠色包裝和過度包裝國家標準,明確快遞業綠色包裝使用率和回收率標準;
2. 制定快遞運輸環節服務標準,明確流通環節快遞包裝的損毀率,提高二次使用率;
3. 構建快遞業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明確安全性、環保性、可靠性、可追溯性等要求及技術標準;
4. 建立非環保包裝的退出機制,逐步實現快遞包裝全面綠色化。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學院副院長曹阿民帶來一份提案,他認為,治理快遞包裝污染要從源頭入手,應盡快出臺網購包裝材料國家標準,促進網購業態綠色發展。
來源:廢塑料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