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9月18日,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宣布,印度將全面禁止電子煙的生產、進出口、銷售及廣告等相關業務,這項禁令已獲得內閣批準,即將以“行政命令”的形勢正式頒布。
西塔拉曼當天在一個記者會上宣布了這一消息。據介紹,這項禁令不直接適用于吸電子煙的行為,但它意味著印度電子煙使用者將不能合法購買相關產品。首次違反該禁令者將可能被處以約1400美元罰款或1年監禁,或同時被處以這兩項處罰,多次違反者可能面臨最高3年的監禁和將近7000美元罰款。
即使對電子煙“愛得深沉”,但誰都不愿意承擔高額的罰款或者監禁。禁令一出印度電子煙市場基本被封死,吸食不犯法購買重罰。
印度不是第一個站出來頒布“禁令”的,今年逐漸加快的禁煙腳步讓我們明白,全面規范電子煙銷售生產的政令就在不遠處了。
2019年6月,美國舊金山質疑美國電子煙龍頭Juul,宣布禁止銷售電子煙,成為全美第一個頒布電子煙禁令的城市。
7月22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特別強調要重視電子煙的危害,并提出國家衛健委正在計劃通過立法方式對電子煙進行監管。
7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年煙草流行報告》中,重點提及電子煙的健康風險,并呼吁各國政府加強監管。
9月4日,美國密歇根州宣布禁止銷售帶香味電子煙。
9月11日,美國白宮宣布將頒布調味電子煙的銷售禁令。同一天,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負責人也宣布將在數周內推出舉措將帶香味電子煙從市場上清除。
9月13日,Juul電子煙在京東和天貓的上線旗艦店無法再進行商品的直接購買,Juul的一名發言人表示,“我們期待與相關方繼續對話,以便我們的產品再次上架。
9月15日,紐約州長宣布,紐約州將采取經濟行政措施,全州禁止調味電子煙。
9月18日,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宣布,將下令禁止電子煙在印度的生產、制造、進出口、運輸、銷售、儲藏及廣告。該法令將于11月提交議會審議。一旦獲得批準,這將是目前全球最嚴格的電子煙監管禁令。
9月19日,美東時間,根據美國衛生官員的通報,美國由吸電子煙引發的確認和疑似的肺病病例,已從一周前的380例升至530例。在這些病例中,四分之三是男性,三分之二患者年齡在18歲至34歲之間。
9月20日,美國連鎖超市沃爾瑪宣布將停止銷售電子煙,該規定適用于美國境內的所有沃爾瑪門店。沃爾瑪表示,該決定源于近期白宮政府和多個州政府對于電子煙產業的禁令。
Juul在美國面臨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審查,部分主流媒體也開始終止與電子煙生產商的合作。據《福布斯》報道,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都決定停止播放電子煙的廣告。美國華納媒體和維亞康姆集團也發表聲明,稱旗下其他媒體網絡也立即停播電子煙相關廣告。
Juul進入中國市場不到幾天就停止銷售,在天貓和京東上搜索Juul,可以看到有第三方賣家出售充電器和電子煙保護套,但該品牌的官方商店里已空空如也。
近期美國研究人員還發現,薄荷味和薄荷醇香味的電子煙以及無煙香煙產品中潛在致癌物質胡薄荷酮超標。胡薄荷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可能致癌的2B類致癌物,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去年禁止將胡薄荷酮用作食品添加劑。
無論是印度的最嚴禁令還是美國舊金山、密歇根州、紐約的禁止銷售,無疑是對如今風風火火電子煙市場的打擊。或是意識到電子煙的危害,或是擔憂承擔過重的責任,美國的電子煙風潮開始走向整合。
也許是潛在的強監管和高稅收,國內的電子煙品牌商日子過得沒有之前踏實,但資本熱情依舊,今年以來電子煙賽道發生18起融資,且規模多在千萬級人民幣以上。
中國的煙民大約有3.5億人,從傳統香煙到電子煙消費者的轉化率僅為0.7%左右,“因此市場有一個巨大的填充空間,如果能釋放出來,預計會是千億級規模的市場”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說。
或是受輿論風波的影響,今年來投資機構開始低調,部分機構甚至選擇不公開身份。據不完全統計,這18起電子煙融資案例中,有一半的投資者“匿名”。
公眾對電子煙的了解太少,一個風險未知又上癮的東西容易引起人們的恐慌。7月份國家衛健委稱,正在計劃通過立法方式對電子煙進行監管,年初開始有意無意的管控電子煙,回顧電子煙的報道,不難發現重大報道多數來自新華社、央視新聞等。
這像是一個信號,告訴大眾也告訴生產商品牌商,管控就要來了,國建委的立法監管或許就在幾個月后或者就是幾天后。
然電子煙是否真的百害而無一利?這是一個風險把控問題,只要將風險調控在一定程度,電子煙是可能代替傳統香煙的,靠電子煙成功戒煙不是說說(美媒曾報道過成功戒煙案例)。另一個是監管和規范,品質監管、行業規范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個新產品從出生走到成熟需要時間需要過程,爭議不斷,利弊同行的新產品才有存在的必要。就像無人駕駛,從一開始的萬分期待,出現各種明星企業,到發生交通事故,批評爭議甚至一味否定。22日,首張自動駕駛商用牌照在武漢揭牌,今后無人駕駛車輛不僅可在開放道路進行載人測試,也可進行商業化運營探索。
從長期來看,對于電子煙的監管趨嚴是全球趨勢,在此之下,頭部品牌份額將進一步集中,行業或將迎來有序發展。電子煙之前火熱宣傳,現正在經歷考驗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