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供應鏈:歐菲光兩日跌幅超12%,16家上市深企或受影響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一則“被剔除出蘋果供應鏈名單”的傳聞,讓上市深企歐菲光股價接連下挫。
9月1日上午,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將歐菲光剔除供應鏈名單,此前蘋果iPad低價版由歐菲光、業成GIS、宸鴻TPK三家一起供應觸控模組”。受此影響,當日早盤歐菲光一字跌停,封單超129萬手,封單金額近22億元。當日有消息稱歐菲光訂單將由藍思科技承接,藍思科技股價應聲上漲,盤中一直暴漲逾14%。
當日中午,歐菲光迅速澄清,表示“關于公司被美國大客戶剔出供應鏈名單等信息為不實傳聞”。目前,這場風波暫告一段落,但部分消費電子公司過度依賴蘋果產業鏈的擔憂卻并沒有消散。蘋果產業鏈中不乏深圳上市公司,其業績高度依賴蘋果,如果蘋果重構供應鏈體系,將會導致風險。
歐菲光:未被剔出蘋果供應鏈
曾為新機iPhone 12提供攝像頭
歐菲光澄清公告表示,公司關注到有媒體報道稱傳聞中關于公司被美國大客戶剔出供應鏈名單等信息為不實傳聞。公司稱,多年以來,公司一直為美國大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公司與美國大客戶的合作良好,訂單情況持續穩定,未出現“被美國大客戶剔出供應鏈名單”的情況。
盡管澄清公告較為快速,但后續市場卻仍存疑慮。9月1日,歐菲光收跌6.61%,報收17.66元/股。9月2日,歐菲光繼續走低,收跌6.57%,報收16.50元/股。兩日累計跌幅達12.74%。
公開資料顯示,總部位于深圳的歐菲光,主營業務為光學影像核心業務和微電子業務。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包括影像模組、光學鏡頭、微電子和觸控產品等,廣泛應用于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汽車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領域。
作為典型的蘋果供應鏈企業,歐菲光的高速成長,離不開蘋果的“扶持”。自2017年以來,歐菲光一直是蘋果供應鏈的一部分。歐菲光目前為蘋果即將推出的“iPhone 12”系列產品提供前端攝像頭模塊和雙攝像頭模塊。2017年12月的時候,蘋果CEO蒂姆·庫克曾訪問歐菲光工廠。
蘋果供應鏈對歐菲光影響幾何?
今年上半年,歐菲光實現營業收入234.65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2億元,同比大增2290.28%。其中,歐菲光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暴漲近23倍。對此,公司表示,“主要因為報告期內大客戶訂單增加,光學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攝像頭模組和光學鏡頭出貨提升,同時受益于大客戶平板電腦銷量增長和觸控業務結構優化,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作為歐菲光第一大客戶,蘋果對歐菲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2019年年報數據來看,歐菲光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金額達到434.54億元,占比83.61%,第一大客戶蘋果的銷售額為161.97億元,占比31.16%。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歐菲光一旦被蘋果“踢出群”,至少會影響超過百億的收入,公司利潤水平也將大跌。
而此次被傳“剝單”的觸控業務,約占歐菲光總營收的11%,2020年1-6月,歐菲光觸控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6.77億元,同比下降44.30%,但產品出貨量卻同比增長26.29%至0.92億片,歐菲光指出主要原因為安卓觸控業務出表獨立發展,觸控顯示產品結構變化所致。
對此,有業內分析師表示,觸控模組顯然并不是歐菲光的主要產能輸出,但這次之所以觸發跌停,是投資者對于蘋果供應鏈擔憂。相關廠商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已經和蘋果公司深度掛鉤,一旦被剔除出蘋果的供應鏈范疇,那么才是真正考驗企業穩定性的時刻。
16家上市深企與蘋果供應鏈關聯
盡管澄清公告讓歐菲光擺脫了這場輿論危機,但隨著外部環境變化,以及智能手機市場波動,市場上再度掀起了對蘋果產業鏈企業的擔憂之聲。
南都記者注意到,盡管近年來,隨著安卓系的崛起,大量消費電子廠商都接入了華為、小米、ov等產線,但今年中報“大捷”的多家消費電子龍頭企業,都主要依賴于蘋果的帶動效應。
據記者統計,在港A市場蘋果概念股中,至少有16家深圳上市公司與蘋果供應鏈關聯。如中小板“一哥”立訊精密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4.52億元,同比增長70.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38億元,同比增長69.01%,其中消費電子業務表現亮眼,實現營收310.83億元,同比增速86.56%,營收占比提升至85.27%。安信證券指出,主要原因便在于AirPods上半年需求持續走高,公司作為主要組裝廠顯著受益。
公開資料顯示,立訊精密是蘋果Airpods的主要生產商,同時蘋果公司也給立訊精密帶來了巨大的營收支持。2019年年報中,公司披露“客戶1”(蘋果)為公司帶來的銷售總額高達346.5億元,占公司年度銷售總額的55.43%。
除此外,鵬鼎控股對蘋果依賴也頗大,蘋果公司作為其的第一大客戶,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鵬鼎控股來自于蘋果公司的營收分別是105億元、151.42億元、181.69億元和175億元,占其營收總額的比例分別是61.32%、63.3%、70.28%、65.76%。
鵬鼎控股披露2020年半年報,實現營收101.15億元,同比增長8.31%;歸母凈利潤7.92億元,同比增長29.92%。而受益于蘋果產業鏈的加持,鵬鼎控股2017年-2019年連續三年位列全球第一大電路板生產企業。主營的電路板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網絡設備、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筆記本電腦等下游產品。除蘋果公司外,主要客戶還有谷歌、微軟和華為等。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汽車巨頭比亞迪代工業務也與蘋果公司相關。作為比亞迪代工業務分拆上市標的,比亞迪電子主營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新型智能產品和汽車智能系統三大領域。就手機代工業務而言,比亞迪電子現在的合作伙伴包括華為、蘋果、小米、OV等廠商。能大規模提供玻璃、金屬、陶瓷等全系列手機結構件和整機設計制造解決方案。
據比亞迪電子2020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313.9億元,同比增長34.8%;凈利潤24.7億元,同比暴增329.9%。比亞迪電子去年整體營收為530.28億元,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代方面實現營收355.17億元,占比67%。
聲音
有業內分析師認為,作為一個龐大的客戶,國內廠商無法避開也沒有必要避開蘋果,“蘋果的訂單肯定是會做的,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國產品牌(做好),樹立好的角色,構建獨特的護城河,能夠跟著蘋果一起成長。你的話語權完全取決于供需關系,當你的技術比較低端,就會隨時被別人替代,但如果技術足夠強,那話語權就比較強,這并不是一個對立關系而是合作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