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牌了!大漲背后的另一位推手浮出水面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如果說短供促使的市場上行是水到渠成,那么上游原料帶動的價格普漲就是大勢所趨。沒錯,原料,正挾持利潤,逼迫塑料加入與自己的價格競賽,在你來我往,你追我趕之中,將行情推向下游制品廠家叫苦不迭的高度。
PP上游單體 | ||||
品種 | 地區 | 11月2日 | 11月17日 | 漲跌 |
丙烯 | FOB韓國(美元/噸) | 863-869 | 888-894 | 25 |
CFR中國(美元/噸) | 883-889 | 898-904 | 15 | |
PE上游單體 | ||||
品種 | 地區 | 11月2日 | 11月17日 | 漲跌 |
乙烯 | CFR東北亞(美元/噸) | 738-744 | 858-864 | 120 |
CFR東南亞(美元/噸) | 733-739 | 783-789 | 50 | |
PS/ABS上游單體 | ||||
品種 | 地區 | 11月2日 | 11月17日 | 漲跌 |
苯乙烯 | FOB韓國(美元/噸) | 909.5-913.5 | 1070-1074 | 160.5/160.5 |
CFR中國(美元/噸) | 929.5-933.5 | 1090-1094 | 160.5/160.5 | |
華東區域(元/噸) | 7380-7400 | 9400-9450 | 2020/2050 | |
華南區域(元/噸) | 7750-7800 | 10400-10500 | 2650/2700 | |
PA6上游單體 | ||||
品種 | 地區 | 11月2日 | 11月17日 | 漲跌 |
己內酰胺 | 華東液體現貨(元/噸) | 9700-9700 | 10600-10700 | 900/1000 |
華東固體現貨(元/噸) | 9700 | 11000 | 1300 | |
PA66上游單體 | ||||
品種 | 地區 | 11月2日 | 11月17日 | 漲跌 |
己二酸 | 華東地區(元/噸) | 7000-8000 | 8000-8300 | 1000/300 |
PC上游單體 | ||||
品種 | 地區 | 11月2日 | 11月17日 | 漲跌 |
雙酚A | 華東地區(元/噸) | 13000-13200 | 18500-18700 | 5500/5500 |
PMMA上游單體 | ||||
品種 | 地區 | 11月2日 | 11月17日 | 漲跌 |
MMA | 華東地區(元/噸) | 12000 | 12200 | 200 |
POM上游單體 | ||||
品種 | 地區 | 11月2日 | 11月17日 | 漲跌 |
甲醇 | 山東地區(元/噸) | 1860 | 2070 | 210 |
內蒙地區(元/噸) | 1540 | 1840 | 300 |
表1:11月至今部分上游原料價格漲跌表
由表1可見,哪種上游原料漲勢越好,其所對應的塑料產品漲幅便越大。苯乙烯-PS/ABS、雙酚A/PC、己內酰胺-PA6、己二酸-PA66,這幾位均是本月市場當仁不讓的明星產品,表現之夸張連從業多年的貿易商都捉摸不透;而長期不溫不火的PP與PE,近日也在各自原料丙烯和乙烯的助推下加入頭部隊伍,滿屏飄紅的盛景終于照進現實。
丙烯/乙烯:丙烯和乙烯良好的走勢和貨緊關系不大,兩者的庫存均處于可控狀態,能夠扭跌為漲,當歸功于較為理想的出貨情況及下游跟風而上的積極配合,再考慮到國際原油本月漲幅明顯,短期內丙烯、乙烯仍有走高預期。
苯乙烯:11月份以來,無論是國內苯乙烯供應還是國外苯乙烯進口皆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國內方面,江蘇雙良(21萬噸)與上海賽科(65萬噸/年)裝置分別于11月5日和11月15日開始停車檢修,均計劃歷時45天;進口方面,除了美國Cosmar、韓國SKG、新加坡SHELL等多家企業因檢修導致的進口貨源減少,生產企業也積極去化庫存,并預售現貨,共同營造了場內供應緊張的氛圍,并帶動價格重心上移。在提防國際宏觀風險的可能,也應關注利潤高位情況下廠家提負的可能。
己內酰胺:與純苯及苯乙烯的聯動,是保證己內酰胺上漲的主要因素。而供應方面,蘭花科創、山西潞寶尚未復產、魯西石化自用不外銷,下旬和月底巨化和山東海力均存在檢修計劃,加上目前己內酰胺庫存低位,也為市場注入了一定支撐。
雙酚A:雙酚A是所有上游原料中頗具代表性的產品,僅半月時間,便氣勢如虹,創造了約43%的漲幅,較去年同期更是上漲了約91%,實在驚人。這一方面離不開下游環氧樹脂與PC兩大行業飛漲的利好拉動,另一方面,盡管雙酚A已經邁過了6-8月份的檢修高峰期,自9月份起普遍恢復正常開工,但由于貨源必須優先輸送給下游配套裝置或合約客戶的原因,廠家庫存并沒有明顯增加,現貨銷量相當有限。貿易商捂盤、惜售屢見不鮮,價格逐步失控。
總結:雖說市場行情升溫對于商家而言喜聞樂見,但原料與產品之間“價格戰”而引發的異動既不理性也充滿不確定性??傮w來看,目前貨緊現象有傳導至上游市場的情況存在,且大宗化工商品向上趨勢不減,短期內單體或將高位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