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庫存與需求端雙面夾擊,聚烯烴消費企業武斷降負荷!
已有人閱讀此文 - -2020年庚子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北京時間1月30日WHO更宣布其為“PHEIC”。
全國上下正在共同抗擊疫情,為此采取了多項聯防聯控措施。勤洗手、戴口罩、不去人員密集場所、不串門、不聚集,出于高度安全防范的意識,大部分居民選擇宅在家中。
宅,近乎從終端隔斷了絕大部分的線下服務。鐵路運量、航空運量、旅游收入、餐飲收入、酒店收入、影院收入、商業地產,一片哀鴻遍野。
線下服務悲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向上傳導,到底會帶來多大的損失?
中小企業如何挺過困境?
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對中國經濟會帶來多大的壓力?
恒大研究院報告認為,從宏觀的視角,需求和生產驟降,對投資、消費、出口都會帶來明顯的沖擊,短期內會帶來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
疫情嚴峻,副總理孫春蘭強調要以戰時狀態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疫情持續,數十個國家及航空公司對進出中國的航班采取了管控措施,鐵路運次大幅縮減、航班大量取消,各省市地區對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采取臨時限制通行措施,跨區域物流運輸受限,大型運輸車輛通行嚴格管控。目前中國不少城市都實施了封閉式管理,主要集中在湖北省、浙江省、江蘇省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以及外出務工人員的復工時間。物流運輸業近乎中斷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正在影響產業鏈上下貨品的流通數量和周轉效率,絕大部分產品不能及時出入庫。
疫情持續、運力不足、工人短缺,石化企業的復工復產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困于物流業,原料進不來,成品出不去,各企業生產、庫存和現金流都在經受著考驗。航空、鐵路、公路的運輸物流恢復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據多家企業反映,原料和產品的物流問題成為目前影響行業運行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另外,疫情持續下企業復工后如何做好防疫工作仍是不可忽視的首要問題,口罩短缺、工作場所消毒、防疫要求達標是企業開工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已經有工廠復工推遲到2月底,不排除進一步推遲,特別是疫情嚴重地區。國家發改委2月5日公開發言表示,目前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日度產量達到1480萬只,但由于疫情前的儲備不足,以及春節期間生產力不足等因素影響,市場仍然存在較大缺口。
2019年我國聚乙烯表觀需求量3319萬噸,聚丙烯表觀需求量2858萬噸,合計6177萬噸。疫情期間,聚烯烴消費需求集中在注射器、輸液袋、口罩、防護服、小中空塑料包裝容器、電商物流包裝、一次性餐盒或者刀叉等一次性消費品領域。
現階段,聚烯烴需求集中在纖維料、注塑料和薄膜料,約占聚烯烴需求的30%;丙烯生產企業積極排產纖維料和透明料,排產量均高于節前水平,纖維料排產率高于20%,透明料排產率高于6%。同時,這些需求領域下游加工企業尚沒有達到全行業滿負荷開工。對于其他非疫情必需物資的生產,很多加工制造企業還沒有確定開工時間。
兩油合成樹脂節前庫存62萬噸,持平于近年節前平均庫存水平。本周節后開工,兩油合成樹脂庫存攀升至115萬噸,高于近年節后平均庫存水平16%,此庫存量達到自2017年以來的歷史庫存高位水平。煤化工及民營企業也有不同程度累庫情況出現。一般情況下,聚丙烯生產企業庫容多控制在7-10天。節后開工,多數企業都在積極調配庫存,或尋找中轉庫。有貿易商表示,兩油合成樹脂庫存通常在元宵節后4-5天達到年內高峰,考慮到疫情影響下游工廠復工,預計屆時石化合成樹脂庫存可能會攀升至140萬噸。
節后市場,石化企業庫存偏高、終端需求疲軟因素下,市場價格開始下滑。2月7日,PP2005合約收盤價6868,下跌40;PE2005合約收盤價6815,下跌30。兩油出廠價格處于下行通道,拉絲價格跌至6850元/噸,LLDPE價格約在6700元/噸。高庫存與低需求雙面夾擊,部分聚烯烴企業生產負荷調整到70%~80%,具體如下:
海關數據來看,2019年1-11月中國塑料制品累計出口數量在1284萬噸,同比增長8.0%。此次疫情被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進出口訂單可能會出現通關延遲或被取消的情況,此方面影響尚能被準確預計。
疫情持續下,石化企業需要學會與疫情下的不確定性共處,極限降低生產成本,堅定自我發展的信心,在太多的不確定性市場中,保持持續而靈活的適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