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三星電子旗下的電子元件制造商三星機電表示,由于利潤率較低,它將關閉一家生產HDI(智能手機主板)的中國子公司。
位于江蘇昆山的三星機電有限公司表示,將停止生產和銷售,并計劃出售中國子公司的資產。HDI是一種用于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電子設備的印刷電路板。
據報道,由于來自大陸和中國臺灣的低成本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該公司近年來一直難以盈利。
由于利潤率較低,三星機電預計將退出HDI業務。該公司還曾宣布,其在釜山的HDI生產線將轉移到越南。
近日,據最新消息稱,三星手機正在徹底退出“中國制造”,其后續動作可能是對位于蘇州昆山的三星電機清算,而工廠員工補償高達N+5。

去年12月31日,建立超過18年的天津三星手機工廠正式關閉,2600多名工人就地解散,三星退出中國市場的序幕由此拉開。
今年9月底,三星關閉在惠州的工廠/研發中心(SEHZ),該工廠于1992年正式投產,是三星在中國的主要生產基地,距今已存在了近30年。
我們常說中國是“世界工廠”,擁有最齊全的工業門類,世界各地的原材料被運往中國,加工、生產、組裝成各色消費品運往全世界,讓各國消費者享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但當今世界風云變幻,逆全球化勢力抬頭,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中國這么多代工廠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再加上勞動力成本水漲船高,相比東南亞地區等勞動力更廉價的地區比較優勢喪失,如何轉型升級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務。
德國政府在《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率先提出了工業4.0,中國也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大力促進高技術關鍵領域的發展。中國制造業如果能順利的在產業鏈高附加值部分擁有更多話語權,構建技術壁壘,自然是很理想的狀態。
就像荷蘭ASML的光刻機,韓國三星的內存條一樣,愛買不買,你敢加關稅我就對你漲價。
但我們的目光也不能全都放在高精尖的項目上,有很多非常成熟的行業本身沒有太多技術壁壘,比如服裝、日用消費品等等,產業高度競爭,中國制造龐大的代工廠企業群想建立技術門檻和品牌溢價是相當困難的。
美國它的制造業空心化,蘋果只管品牌、設計軟件等等,加工組裝、原材料都找的國外供應商。高通主要研究通信專利,開發芯片等等,提供了有限的高薪就業崗位,代工廠基本在國外,能吸納大量就業的制造業崗位也流失了,這個教訓我們也要吸取。
從數據上來看,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也在不斷下降,規模龐大的國內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中國經濟由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驅動,上圖中黑線代表GDP總量,藍色和紅色代表消費,黃色代表出口,綠色代表投資。不難看出,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強,出口占比越來越小。
我們有很多代工廠給國際知名大牌代工,現在貿易戰愈演愈烈,這些企業可以更多的關注國內市場。以前做外貿比較多正,給人家貼牌,大部分利潤都被國際大牌賺走了,現在正好能趕上國內消費升級的浪潮,不如將更多品質好貨推向國內。
關注搜料視點,了解更多行業資訊、企業動態、材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