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未至?大宗商品市場已現“猴性”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在原油依然暴跌且仍處在30美元下列區段的狀況下,18日的期貨交易市場令許多人跌沒了近視眼鏡:以鐵礦砂為代表的絕大部分產品收紅,且天膠、夾層玻璃等種類的期貨合約上漲幅度均超2%。更讓人出現意外的是,原油的中下游塑膠,18日期貨合約上漲幅度竟貼近3%,創下了近2年來的單天上漲幅度之最。
對于此事,我國大宗商品發展趨勢研究所關鍵權威專家劉心底強調,豬年雖并未至,但最近的市場已至“猴性”,主要表現為上竄下跳,注意力不集中。
劉心底剖析,產品市場尺寸周期時間的碰車應以最近“猴市”的關鍵緣故。從傳統式周期性周期時間剖析,新春通常是行情轉折點的潛伏期,尤其是在近些年市場低迷的大情況下,“新春行情”是屈指可數的“機遇”。殊不知2016年的新春行情一部分被提早至2015年的12月中下旬提早消化吸收了,2016年新春至今在原油持續走低連累總體大宗商品市場的狀況下,新春行情好像要泡湯了。所幸新春佳節即將到來,市場在1月中旬是還有機會把新春佳節行情提早消化吸收的。因此 ,最近市場往上的力量是“新春行情”與“新春佳節行情”2個周期性周期時間力量的一同功效。殊不知,比往上力量更加深厚強有力的仍然是往下的力量,在最近反映的主要是市場構造轉型的力量和大周期時間的力量。大宗商品的“大大牛市”短期內難告完畢已經是的共識,它是大周期時間的力量;而原油跌穿30美元早已實際性調用了傳統式大宗商品市場構造,大宗商品的價錢“資產重組”無可避免,這就是市場構造轉型的力量。必須尤其強調的是,構造力、周期時間力在劉心底的大作《市場 》中有專題講座闡述。
劉心底預測分析,大宗商品市場的“寒潮”將分波次來臨,冬季還未完畢,18日期貨交易市場的暴漲至多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以PP、LLDPE、夾層玻璃為代表的中上游大宗商品終將追隨原油的下挫腳步,而以鐵礦砂為代表的上下游大宗商品亦難變成氣壯山河的“悟空”,猴市在春節前就將告一段落。
來源于: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