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杯“腰板不硬”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昨日早上,新聞記者追隨市質監局稽查總隊執法人員,突襲抽樣檢查了坐落于二村路宜川路口的一家大型商場,發覺店內出售的好幾個品牌商品涉嫌品質不過關,現場對萬余只商品開展保存。當日中午,執法人員在生產制造根源--上海市徽隆塑料有限責任公司里又破獲涉嫌不合格產品共涉及到四個型號規格,總數總共13萬個。
昨日早上十時許,執法人員奔向該大型商場一次性塑料杯售貨區。新聞記者見到,在倉儲貨架上,擺放著“可愛可”、“金海灣”、“堅而美”及其該商場直營品牌等以內的多個品牌,容量分成250ml、300ml、350Ml不一。
執法人員在倉儲貨架上隨機抽取了好多個品牌開展當場“標準砝碼實驗”。首先“出戰”的是上海市達濠日用具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制造的“金海灣”多功能一次性塑料杯,3公斤的標準砝碼一上,該商品漸漸地“變彎腰”。稍候,執法人員又對名叫“堅而美”的品牌開展檢測,結果說白了的“堅而美”卻并沒有硬實伸直,標準砝碼一壓,水杯便坍塌了。而該商場直營品牌“Ho-good”的變厚一次性塑料杯一樣無法通關。更比較嚴重的是,執法人員強調,該包裝設計上只標出質量標準和QS號,卻忽略了產品標準。
實驗完畢后,新聞記者追隨執法人員到商場4樓的貨物庫房,逐箱尋找涉嫌不過關的一次性塑料杯商品,開展保存取樣復檢。“實際結果必須等我們在試驗室進一步檢驗后才可以發布。”鄭文婷告知新聞記者。據了解,在早上的當場查驗中,現有“金海灣”、“Ho-good”、“堅爾美”三個品牌七個型號規格的10190只一次性塑料杯涉嫌不過關,事后會進行進一步的檢驗。
當日中午,依據商場內涉嫌不合格產品標明的生產商和詳細地址,執法人員抽絲剝繭,趕到了生產制造根源的上海市徽隆塑料有限責任公司。經當場基本核對,涉嫌不過關的一次性塑料杯涉及到四個型號規格,總共13萬個。質量監督單位將依據檢測結果作進一步調研解決。
來源于: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