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化工區再次中選“2016中國化工園區20強”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歷時2天的“2016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鏈學術研討會”在武漢舉辦。依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當場公布的“2016中國化工園區20強”名冊,武漢市化學工業區再度當選,變成湖北地區唯一入榜產業園區。
來源于政府部門、化工園區管委、世界各國大中型化工廠、危險化學品拆遷公司、建筑工程設計與科研單位等700多名意味著齊聚一堂,緊緊圍繞“十三五”階段在我國化工園區的標準基本建設與綠色發展理念、危險化學品公司的拆遷進園與怎樣完成傳統式石油化工產業鏈的轉型發展進行討論。出席會議權威專家覺得,當今在我國化工園區發展趨勢早已邁上一個新高度,變成石油化工化工廠基本建設和拆遷更新改造的主陣地,展現出了寬闊的發展前途。未來五年,化工園區更要深層次貫徹執行《“十三五”規劃綱要》,看準全球水平,夯實基礎基本建設;考慮到資源可承載力和環境承載力,全力推動綠色制造和綠色經濟,不斷完善環保無污染警報系統,基本建設翠綠色化工園區;要提升智慧社區基本建設,積極主動運用信息科技、網絡科技和自動化控制,提高化工園區管理能力。
依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化工園區工作中聯合會2020年所做的全國調查統計分析,截止2015年底,全國各地關鍵化工園區或以石油和化工廠為優勢產業的工業區現有502家,其中國家級化工園區(包含經濟發展經開區、高新園區)47家,省部級化工園區262家,市級化工園區193家。502家化工園區2015年的工業產值累計超出6.六萬億人民幣,占到石油和化學工業總值(沒有石油和燃氣采掘、化學礦有色金屬冶煉業、專業設備加工制造業)的56%。全國各地已產生石油和化學工業年產值超出千億元的特大型產業園區8家;年產值在500億-1000億的大中型產業園區35家,工業產值做到3.3萬億元,占化工園區工業產值的49.9%。
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生長李壽生對石油化工行業“十三五”發展趨勢遭遇的態勢與發展趨勢構思開展了分析。李壽生強調,化工廠逐漸向產業園區集中化,推動了基地化、規模化發展趨勢。但伴隨著內外自然環境的重特大轉變,化工園區也出現了一些合理布局不科學、產業鏈類同、混亂市場競爭等新的分歧和難題。“十三五”期內,要進一步提升產業園區合理布局,執行新項目準入條件管理方法和評定規章制度,提升自主創新數據平臺,產生創新驅動發展發展趨勢的源動力,全力推動義務關愛,全面提高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觀工作能力。
社區論壇當場公布了“2016中國化工園區20強”名冊,武漢化工學工業園區繼2015年后再度入選20強。武漢市化學工業區管委辦公室主任錢方信在詳細介紹武漢化工區“十三五”整體規劃與發展趨勢構思中表明,武漢化工區將在位居化工產業第一矩陣基本上,堅持不懈“轉型發展”、“自主創新”、“翠綠色”、“共享資源”四大發展戰略,融合產業發展規劃、生態文明建設與民生保障三大超越在“十三五”期內,大力推廣新型材料等戰略新型產業,勤奮打造出變成一流綠色生態化工園區、我國關鍵石油化工產業園區、長江中游較大 貨運物流產業基地與國家政府創新驅動發展產業鏈示范性產業基地,為武漢建設具備全世界知名度的產業鏈創新中心和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管理中心做出更高奉獻。
來源于: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