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巴斯夫等入圍“2016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專利權與高新科技業務部)發布了備受關注的“2016 年全球百強企業自主創新機構”榜單。根據對專利權數據信息的詳細分析,這一份匯報遴選出了在全球范疇內最具自主創新整體實力的機構。 在其中,中國華為再度榮獲此榜單(中國內地只此一家入選)。
華為公司榮獲科睿唯安的“2016 年全球百強企業自主創新機構”榜單
本次是該企業第六次公布“全球百強企業自主創新機構”榜單,表明了全球頂級自主創新機構正歷經著發展戰略的重特大調節。在其中,申請專利總產量下滑與專利授權率升高這一發展趨勢尤其明顯。
這種入選機構在2015年的總盈利做到了4萬億美金,并耗資逾2270億美金用以科學研究與開發設計。另外,他們在研發投入層面高于標準普爾100指數值公司9.1%。
在其中化工制造行業入選的公司有(按英文首寫排序):美國3M公司、氣體商品企業、陶氏化學、杜邦公司,荷蘭阿科瑪,德國巴斯夫、拜爾,日東電焊工株式、信越集團公司、昭和電工株式。
汽車工業領域入選的公司有:日本愛信精機株式、普利司通輪胎,本田汽車企業、捷太格特、日產汽車集團、豐田汽車公司、矢崎集團公司,美國德爾福汽車企業,荷蘭法雷奧集團。
家庭裝電子產業入選的公司有:美國美國通用電氣、NIKE,日本LG電子,日本康佳、索尼公司、雅馬哈集團公司。
電子器件&通訊業入選的公司有:美國美國蘋果公司、amd公司,我國華為集團,德國愛立信公司,芬蘭諾基亞企業,日本電信電話株式。
診療&生產制造領域入選的公司有:美國貝克頓-迪金森企業、波士頓科學企業、強生公司,日本大金工業生產株式、川琦工業株式、神鋼集團公司、斗山集團公司、牧田株式、三菱重工、新日鐵住金、奧林巴斯微單、住友電氣設備工業生產株式、安川電機株式,西班牙美敦力企業,荷蘭圣戈班集團。
“2016年全球百強企業自主創新機構”榜單還呈現了頂級自主創新機構更加多元化的專利布局:佳能eos、美國通用電氣及其日站在醫療機械領域施展才能。另外,Google和美國亞馬遜也各自在自動駕駛轎車與無人飛機尖端科技有積極主動的資金投入。
科睿唯安以專利權總產量、專利權授于率、全球化及其知名度做為規范開展了嚴苛優選與全方位剖析,最后產生下邊“2016年全球百強企業自主創新機構”榜單。
2016年全球百強企業自主創新機構(按英文首寫排序)
編號 機構名字
1 3M公司(3M Company)
2 雅培公司(Abbott Laboratories)
3 AMD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4 氣體商品企業(Air Products)
5 愛信精機株式(Aisin Seiki)
6 阿爾斯通企業(Alstom)
7 亞馬遜平臺(Amazon)
8 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企業(Analog Devices)
9 美國蘋果公司(Apple)
10 阿科瑪(Arkema)
11 德國巴斯夫(BASF)
12 拜爾(Bayer)
13 貝克頓 - 迪金森企業(Becton Dickinson)
14 美國波音公司(Boeing)
15 波士頓科學企業(Boston Scientific)
16 普利司通輪胎(Bridgestone)
17 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
18 博通公司(Broadcom)
19 佳能公司(Cannon)
20 雪佛龍(Chevron)
21 荷蘭我國科研管理中心(CNR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22 荷蘭核能聯合會(Commissariatà l’Energie Atomique)
23 康寧公司(Corning)
24 大金工業生產株式(Daikin Industries)
25 德爾福汽車(Delphi Automotive)
26 杜比實驗室(Dolby Laboratories)
27 陶氏化學(Dow Chemical Company)
28 杜邦公司(DuPont)
29 艾默生電氣集團公司(Emerson Electric)
30 愛立信公司(Ericsson)
31 埃克森美孚企業(Exxon Mobil)
32 弗勞恩霍夫(Fraunhofer)
33 富士膠片(Fujifilm)
34 富士通(Fujitsu)
35 美國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36 Google(Google,now Alphabet Inc.)
37 日立(Hitachi)
38 本田汽車企業(Honda Motor)
39 霍尼韋爾國際性(Honeywell International)
4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41 荷蘭原油與新能源技術研究所(IFP Energies Nouvelles)
42 amd公司(Intel)
43 互動數據企業(InterDigital)
44 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
45 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
46 捷太格特(JTEKT)
47 川琦工業株式(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48 神鋼集團公司(Kobe Steel)
49 斗山集團公司(Komatsu)
50 京瓷株式(Kyocera)
51 LG電子(LG Electronics)
52 洛克希德喬治企業(Lockheed Martin)
53 LS產電(LSIS)
54 牧田株式(Makita Corporation)
55 幸福自動化科技企業(Marvell)
56 聯發科技(MediaTek)
57 美敦力企業(Medtronic)
58 默克(Merck)
59 鎂光高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Micron)
60 微軟中國(Microsoft)
61 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62 日本電氣設備(NEC)
63 NIKE(Nike)
64 新日鐵住金(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65 日產汽車集團(Nissan Motor)
66 日東電焊工株式(Nitto Denko)
67 Nokia(Nokia)
68 諾華制藥(Novartis)
6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NTT)
70 恩智浦半導體材料(NXP Semiconductors)
71 奧林巴斯微單(Olympus)
72 omron(Omron)
73 甲骨文公司(Oracle)
74 松下電器(Panasonic)
75 東芝(Philips)
76 美國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
77 瑞薩電子(Renesas)
78 羅氏(Roche)
79 賽峰集團(Safran)
80 圣戈班集團(Saint-Gobain)
81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82 希捷高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Seagate)
83 精工愛普生(Seiko Epson)
84 信越集團公司(Shin-Etsu Chemical)
85 昭和電工株式(Showa Denko)
86 索尼公司(Sony)
87 住友電氣設備工業生產株式(Sumitomo Electric)
88 賽門鐵克(Symantec)
89 泰科電子(TE Connectivity)
90 泰雷茲企業(Thales)
91 飛利浦(Toshiba)
92 道達爾公司(Total S.A.)
93 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94 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95 法雷奧集團(Valeo)
96 施樂(Xerox)
97 賽靈思企業(Xilinx)
98 雅馬哈集團公司(Yamaha)
99 安川電機株式(Yaskawa Electric)
100 矢崎集團公司(Yazaki)
來源于:CPRJ 中國塑料硫化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