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為模具制造商進入美國市場提供了時機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在最近舉行的2018臺灣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會上,不少人表達了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
企業高管們表示,短期而言,前景還是不錯的。臺灣吹塑設備生產商鳳記國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Larry Wei說道,上個月其公司以160萬美元向美國客戶出售了三臺設備
工具和模具制造商也看到了積極的一面。“貿易戰為我們進入美國市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模具制造商CNN塑料系統有限公司的Eric Li說道。這是此次展會參展商的常見觀點。
但一些美國買家對貿易戰疑慮較大,臺灣廠商向他們推銷產品時并不順利。他們的看法也較為悲觀。
2018臺灣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會現場
在8月15日至19日的展會上,接受采訪的機器制造商們表示,他們很清楚,當生產工程師們考慮高價購買產品時,價格遠不如服務、支持和長期穩定關系的承諾重要。
他們說,他們知道中國大型機械制造商已經完成了建立當地銷售團隊、支持人員和技術中心的艱巨工作。這些服務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
以臺灣標準衡量,臺灣注塑機制造商富強鑫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在臺灣的競爭對手中山全立發機械有限公司都是大型企業。
兩家公司在大陸和臺灣都有工廠。但就目前而言,這兩家公司都沒有把美國市場放在首位。
“對一些臺灣塑料機械制造商來說,這是一個機會。但對我們來說并不是。” 全立發的銷售專家Jeff Guo說道。
同時,富強鑫也在專注于歐洲市場,其分銷商正忙于建立一個覆蓋全大陸的銷售和支持網絡。
銷售副經理Hank Wu表示,關稅對中國小制造商的打擊最大。他指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內地競爭對手具備將組裝業務遷至海外的靈活性。
“像海天這樣的大公司已經在其他國家生產了。”他說。
一些臺灣企業表示,盡管征收了關稅,他們在價格上仍然沒有競爭力。
“我們的機器比大陸的機器貴三倍?!迸_中巨博鋼鐵機械有限公司(Jumbo Steel Machinery)副總經理Sandy Kuo說道。Jumbo是一家擁有33年吸管機生產經驗的制造商。
Jumbo的機器在美國的供應鏈上為星巴克和麥當勞等品牌供貨。Sandy Kuo說,對于那些大型吸管制造商來說,可靠性總是勝過價格。
當然,代溝的存在也導致看法的不同。在過去幾十年里經歷過宏觀經濟沖擊的老一輩行業人士――近年來的歐元區債務危機、2008年的大衰退、1997-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甚至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對自己的前景更加謹慎。
他們中的許多人是臺灣機械工業協會的董事。
“從長期來看,我們認為貿易糾紛可能會影響投資意愿?!迸_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塑料橡膠機械委員會主席Alan Wang表示。
就連完全對立的競爭對手在預測結果上也存在分歧。
總部位于桃園的哈鏌機械手有限公司(Hi-More Robot)美國辦事處主任Ray Wu表示:“貿易戰對我們有利,因為這讓大陸的產品變得如此昂貴?!?/p>
不過,年銷售額約700萬美元的小型機械手制造商金爪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enso Machinery)擔心會產生連鎖反應。
“我們很多客戶是大陸的汽車公司,貿易戰會影響他們的生產。” 金爪機械市場經理Ivan Chen說道。
來源:中塑在線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