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性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可能比想象的更低
已有人閱讀此文 - -雖然人們每天都會接觸到來自食物、水、飲料和空氣中的微塑料,但這些塑料在人體內積累的程度以及潛在的健康風險仍然未知。研究人員3月16日在美國化學學會《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雜志上發(fā)表報告稱,目前有一種新的微塑料暴露模型已經被開發(fā)出來,可以解釋不同來源和不同人群中的可變水平。新模型表明,微塑料積累的平均質量低于之前的估值。
微塑料的攝入來源是多種多樣的,如瓶裝水、鹽和海鮮。一旦進入人體,它們的命運和流向基本上是未知的。除了可能引起組織損傷和炎癥外,微塑料還可能成為致癌物質和其他有害化合物的來源。
以前的研究試圖估計人類對這些微塑料及其浸出的化學物質的接觸情況,但這些研究都有局限性,包括所用數據庫的差異、未能考慮整個微塑料尺寸范圍以及使用的平均接觸率沒有反映全球攝入量。
Nur Hazimah Mohamed Nor、Albert Koelmans及其同事希望開發(fā)一個綜合模型,以估計成人和兒童一生接觸微塑料及其相關化學物質的情況。該模型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塑料模型,用于評估人體內微塑料的暴露和積聚情況,另一個是化學模型。對于化學模型,研究了四種具有代表性的化學物質:BaP、DEHP、PCB126和鉛。
研究人員寫道:“迄今為止,在評估微塑料作為人體化學載體的作用時,研究人員往往會在計算中假定最壞的情況,即100%的化學物質瞬時浸出。”
為了建立他們的模型,研究人員確定了134項研究,這些研究報告了魚類、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自來水或瓶裝水、啤酒、牛奶、鹽和空氣中的微塑料濃度。他們對數據進行了修正,以便在不同的研究中進行準確的比較。然后,研究小組利用不同國家不同年齡段的食物消費數據來估計微塑料攝入的范圍。這一信息與胃腸道的微塑性吸收率和肝臟的排泄率相結合,被用來估計微塑性在腸道和組織中的分布。
該模型預測,18歲青少年的體內組織中可平均累積8300個(6.4納克)微塑料顆粒,而70歲成人的體內組織中可平均累積50100個(40.7納克)微塑料微粒。研究人員總結說,與一個人對這些化合物的總攝入量相比,從塑料中浸出的四種化學物質的估量很小。
研究人員表示,先前的研究可能高估了微塑料接觸量和可能的健康風險,但評估其他食物類型對攝入和積累的貢獻將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