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塑料加工企業努力于高端產品制造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感覺愛迪生(擁有1093項專利)也會喜歡臺灣的塑料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該中心副總經理邱政文在位于臺中工業園內的辦公室接受了采訪,他說:"我們把新材料變得實用。"
面對高企的勞動力成本,臺灣的塑料加工企業致力于高端產品制造,而將普通制造業務轉移給了中國大陸和東南亞。但多數臺灣企業仍然是小公司,沒有雄厚的研發實力。
塑料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成立于25年前,其宗旨是幫助臺灣大量的中小塑料加工企業找到提高利潤的解決方案。
邱政文熱情地展示了一些中心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包括一種通過紫外線激活的粘合劑。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最后,"用另一波長的紫外線來照射,粘合劑在三到八分鐘后即失去粘性,基本上將紫外線作為開關,改變粘性。"
邱政文特別介紹了一種超薄(不到0.1毫米)碳纖維,制造的材料耐用且重量輕。"這種材料很快將商用,許多公司已經聯系我們,希望購買這一技術。"
臺灣塑料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有許多合作伙伴,其中包括臺灣的工業技術研究機構,也是政府和民間的合作機構。
邱政文說:"他們開發出新材料,然后就由我們來生產實用的新材料。"
政府和民間資源各自為塑料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貢獻約一半的預算,去年中心總預算是1300萬美元。
工業4.0和物聯網如今很火,但邱政文說,管理層需更加關注材料的特點,如延展性和流動性。
他說,中心與臺灣最大的注模機制造企業富強鑫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經常進行合作,"他們在模具中使用了傳感器,來監測粘度、溫度、容量和壓力,這些數據都可上傳到云。"
富強鑫的研發在今年8月的臺北塑料貿易展上獲得了創新獎。
塑料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計劃于12月11日正式開放其投資1000萬美元建設的醫用高分子研究實驗室,實驗室距離中心僅半個街區。
民營企業也可使用中心的先進設備,包括液態硅橡膠注塑機(由恩格爾捐贈)。新實驗室將集中研究一次性材料,如非介入外科手術用管。中心為此與大學、企業和當地醫院密切合作,還將在ISO認證的實驗室測試產品。
邱政文還展示了塑料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利用海洋廢棄物生產的創新型產品,因為臺灣特別強調綠色經濟,執行全球最嚴格的回收法。他說:"我們會回收廢棄的尼龍魚網,用來制造背包等。"
當記者問塑料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何時會獲諾貝爾獎,邱政文笑了。"不,不,我們的目標是掙錢,不是獲諾貝爾獎。"
來源:浙江省塑料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