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注塑成形周期該怎么估算?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注塑成型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成型周期主要由儲料時間、注射保壓時間、冷卻時間、開合模時間、頂出取件時間組成、制品冷卻與螺桿計量儲料是同時進行,在計算成型周期時取兩者中較大值(冷卻時間一般包括了儲料時間)。
儲料與注射保壓時間要根據聚合物性質,制品形狀及品質要求(外觀、尺寸等)而定,它與注射壓力、注射速率、螺桿轉數、背壓及溫度等許多因素有關,應保證質量前提下尋求最短時間,在估算注塑件儲料時間時,一般取注塑機最大塑化能力(g/s)的65%到85%之間來計算。注射過程通常分為3段(慢—快—慢),在估算時:
T=W/20~50%V + t
T:注射總時間;
W:射膠總量(制品單件重量x取數+水口重量);
V:注塑機最大射出速度;
t :螺桿起動和停止所需的一個時間基數;
80T~200T取1~2S;200T~500T取2~3S;500T~1000T取3~4S;
保壓時間為從模腔充滿后開始,到保壓結束為止所經歷的時間。保壓時間的選擇一般取決于產品對外觀收縮以及尺寸和變形的要求:
冷卻時間指保壓結束到開啟模具所經歷的時間。冷卻時間的長短受制品形狀、壁厚,模具冷卻水的設計、模具溫度、熔體的性質等因素的影響。在保證取得較好制件質量前提下,應當盡量縮短冷卻時間。當制品一定時,模具冷卻水的設計是影響冷卻時間長短的關鍵因素。冷卻時間見下表:
開合模的時間受機臺大小,模具結構等因素影響,模具上的抽芯結構(行位),開合模齒條傳動機構,三板模(細水口)機構等都會影響到開合模時間,一般80T~200T取4~8S,200T~500T取6~10S,500T~1000T取8~15S。
頂出取件時間受頂出速度,頂出行程,取件方法(自動、人工、機械手)的影響,自動掉落一般只用于外觀要求不高(內部件)較小的制品,頂出時間一般取0.5~2S。機械手取產品時,在產品離開模具范圍后,模具就可以開始閉模動件,項出取件時間一般為3~8S,人工比機械手取產品一般要多出1~3S。
一般主要以類似產品為參考來估算成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