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巴陵石化2018年科技提高獎評審揭曉
已有人閱讀此文 - -12月中旬,巴陵石化2018年科技進步獎評審揭曉,新鮮出爐的29個獲獎成果全年實現綜合經濟效益約3.7億元。
這些圍繞煉油、彈性體、環氧樹脂、己內酰胺及煤化工5大產品鏈主業深耕的科技創新成果,有2項達國際先進水平,1項國內首創,10項達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申請專利18件,獲得授權7件。
其中,6萬噸/年特種熱塑性彈性體工業技術開發項目榮獲一等獎,由巴陵石化橡膠部集成自主開發,已建成6萬噸/年特種熱塑性彈性體工業化裝置,生產SIS和SEBS兩個品種系列牌號產品,2016年以來年均創效逾1億元。
獲一等獎的還有(岳陽)城區污水總氮總磷達標排放技術開發及工業應用環保治理項目。該項目針對煤化工、己內酰胺生產污水總磷、總氮排放不能滿足新環保要求的情況,通過源頭減排、生化處理工藝功能強化、末端深度處理和廢水綜合利用等措施,開發了高氮高磷污水達標排放組合工藝技術,實現達標排放。
氨肟化法己內酰胺生產工藝運行技術提升研究及工業應用項目,是公司級科研項目。己內酰胺部科研團隊對苯蒸餾系統進行模擬優化,創新性提出技術改進措施,提升裝置工藝運行技術水平,延長運行周期,降低裝置消耗,提高產品質量。這一年創效2000多萬元的項目,也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
來源:浙江省塑料行業協會